国际最新研究:顶级捕食者种群衰退或影响次级捕食者遗传特征

发布时间:2024-12-10 21:39:02 来源: sp20241210

   中新网 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研究论文指出,因一种传染性癌症导致的袋獾(一种顶级捕食者)种群衰退,可能正在影响次级捕食者物种斑尾袋鼬的演化遗传特征。

  该论文介绍,顶级捕食者的种群衰退在生态学上具有级联效应,其中一个影响是减少竞争,并使生态系统中的次级中等捕食者(也称中级捕食者)的活动增加。袋獾种群因为可传染的袋獾面部肿瘤病(DFTD,一类罕见的传染性癌症)而减少,这改变了斑尾袋鼬(一种中级捕食者)的资源利用和活动模式,但一直不清楚袋鼬的演化进程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普尔曼分校Andrew Storfer和同事与合作者一起,采集了跨越15代的345只袋鼬的基因组标记数据,试图寻找与DFTD流行率和地理位置差异相关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证据。他们发现,DFTD流行率相似地区的袋鼬在遗传学上比那些在DFTD流行率以及袋獾种群密度不同地区的袋鼬更接近,这或许表明存在选择性扩散或对不同环境个体的选择。

  此次研究还发现了袋鼬整体上基因流动下降和种群结构增加的证据,这可能是因为竞争减少。最后,研究团队用证据表明,存在与DFTD流行率和袋獾种群密度差异相关的对肌肉发育、运动和摄食行为的基因选择。他们指出,这些性状可能参与了袋鼬和袋獾之间的竞争,从而在袋獾数量减少时受到不同的选择。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他们在研究中使用的“群体景观基因组学”方法,或能普遍用于进一步理解全球捕食者衰退的演化遗传结果。(完) 【编辑:甘甜】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