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文件发布 专家:携手绘就新时代亚洲愿景

发布时间:2024-09-19 11:15:14 来源: sp20240919

   中新社 北京10月25日电 (谢雁冰)《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文件24日正式发布,这是中方首次以发布文件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在受访专家看来,该文件基于对亚洲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的评估及看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成果、政策理念和目标,彰显出中方真心诚意同地区国家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携手绘就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新时代亚洲愿景。

  文件正文第一部分,即阐述了亚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指出,亚洲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安全和治理问题突出等挑战。一些国家加紧构建地区军事同盟,朝鲜半岛问题复杂难解,阿富汗重建挑战重重,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犹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表示,当今世界,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格局处于“十字路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发布文件向外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就是中国要为解决周边问题、全球问题注入正能量,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洁认为,当前,在周边秩序处于重组阶段,站在走向合作还是对抗的“十字路口”之际,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对于中国与地区中小国家形成发展共识、聚焦地区发展,共同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和负责任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首要位置,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在外界看来,中方发布文件全面阐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再一次表明周边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都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也是一样。”许利平说,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实践上都是从周边先行起步。

  在专家看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2013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中国提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十年来,周边局势保持平稳,周边合作日益深化。张洁认为,这表明,亲诚惠容理念具有守正创新的特征,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文件回溯过往,详细介绍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不断取得重大成果。文件称,截至本文件发布之日,中国已同周边28国和东盟建立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或战略互惠关系。中国是周边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进出口商品总额突破2.17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78%。中国同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

  许利平说,十年来,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快提质升级,取得丰硕成果。他表示,文件中这些具体数据表明,中国同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互利共赢合作深化,区域合作走深走实,越来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也再次体现出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非常符合实际的,是切实可行的”。

  在外界看来,总结成果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波认为,文件回顾了十年来亲诚惠容理念指引下,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分析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未来,既体现了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展现了亲诚惠容理念的新内涵、新发展、新愿景。

  面向未来,文件正文第四部分“新时代‘亚洲世纪’新愿景”,既阐述了“主张坚持和平共处理念,守住和平稳定底线”“继续坚定奉行开放发展、互利共赢战略”等宏观理念,也指出了“加强粮食能源安全合作,确保产供链安全稳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拓展地区人文交流合作”等具体合作路线。

  许利平表示,文件为中国同周边国家走向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是亚洲新兴经济体重要成员,真心诚意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有信心、有决心,同地区各国齐心协力,携手同进,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大家园。”(完) 【编辑:刘阳禾】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