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报数的负担这样减下来(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发布时间:2024-12-27 11:15:20 来源: sp20241227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8月20日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进一步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持续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稳步推进数字赋能基层工作。

  针对基层多个端口填表格、不同群里报数据等问题,福建省莆田市开发“基层一张表”智能填报系统,对基层数据进行梳理,建立专属数据库,实现报表一键生成、数据自动汇总等功能。当地怎样通过数字赋能,将填表报数的负担减下来?记者走访基层干部,记录他们的实际体验与感受。

  

  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东星社区担任社区干部7年多,刘丽钦前几年在走访居民时,常常会被填表等通知打断。刘丽钦说:“前些年,天天都有表格下发到社区,填表、盖章、送交占了很多精力!”现在,同样的数据,刘丽钦不需要重复在各个群和各端口报了。

  今年3月以来,莆田市打造“基层一张表”智能填报系统,将填报数据端口整合起来。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干部将数据填到平台上,其他部门可以直接从平台查找数据,问基层要数据少了,到库里找数据多了。

  填表报数的负担重在哪儿?

  数据多个端口填,表格不同格式报,社区报送的重复信息多

  走进东星社区服务中心三楼,一排放得满满当当的文件柜映入眼帘,这是东星社区过去三年填报的各种纸质表格存档。“除此之外,小程序填报、微信群填报的数据和信息就更多了。”刘丽钦说,“不少表格所填的数据重复,一个数可能要填好几次。”

  抽出两张前后相隔一个月的表格对比,记者发现,为了统计社区16名低保户的动态变化,表格被划分成了12个必填项,其中前11项均为基础信息。“你看,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基础信息基本不变,但次次都要填,真正变动的就是最后一栏的‘近期动态’。”刘丽钦说。

  重复的数据可以复制,但不同形制的表格填起来就挺麻烦。比如,面向本社区低保人群有两份表格,一份是为了统计收入水平,另一份是为了监测健康情况。虽然二者大部分填报的基础信息相同,却分别采用了A3纸和A4纸两种形制,“这是因为两份表格来自两个不同的部门,各部门对表格的设计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调整。”刘丽钦说。

  东星社区党委书记陈元国在社区干了9年多,他认为社区数据的采集汇总是给基层减负的第一步。他说:“过去社区给上级各个部门报送的数据,有八成以上是重复的基础数据。”

  陈元国提到的问题,反映了不少基层干部的烦恼:填报任务重、报送频次高、多头重复填等问题,占用大量时间不说,也浪费不少资源。

  为减轻基层干部多头填表报数的负担,莆田市采集973个村(社区)数据、整合政务服务事项2200多个、汇聚56个部门的数据。“一镇一档、一村一档、一企一档”数据的精细采集,为数据共享打下基础。今年3月,莆田又开发上线“基层一张表”智能填报系统,探索填报数据后,让表格一键生成。

  “一张表”平台怎么运转?

  把数据填到平台里,表格自动生成、流转,减轻基层负担又提高审看效率

  “这是我们社区因病因残需重点照顾的人群,网格员每次走访时更新人员状态即可。”点开东星社区的填报系统,刘丽钦向记者演示。

  表格生成后,往哪里送?刘丽钦说:“提交到西天尾镇即可,全市各部门都可以从镇里调用各自所需的数据。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可实时查看,光这一项数据就省去了三个部门的表格填报。”

  今年6月,莆田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数字赋能推进基层减负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通过“基层一张表”智能填报系统,实现一个渠道、一网通办,达到工作减量、提质、增效的目标。针对跨层级、跨部门数据难共享、基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莆田为7个县(区)管委会、54个镇(街)、973个村(社区)建立专属数据库,梳理245张表样。

  从荔城区委办公室到西天尾镇挂职一年多,张毓真已经对镇里17个村(社区)的情况很熟悉。前段时间当地防汛任务重,一些相关信息需要及时汇总。

  对社区工作人员而言,打开东星社区填报系统,点击“新增事件”选项,再录入本次台风中受灾的人员、房屋、农田、企业等各项数据,一键生成后,一张完整的“台风受灾摸排表”就形成了。

  对张毓真而言,打开填报系统,手指轻点“任务清单”模块,各村(社区)在一次台风过境时报送的实时情况便被调取出来。几张照片,一段文字描述,便是一个易涝点的基本信息,全镇24个易涝点清晰可见。“村干部通过手机端上报的所有信息,事后便转化为基础档案,乡镇以及上级部门再次翻阅、分析非常方便。”张毓真说。

  “以前市里要检查工作,只能翻阅从基层报上来的各项纸质表格。”在荔城区委办公室工作时,张毓真长期与报表打交道,他的办公桌一度被各种表格淹没。“现在我们通过平台中的资料文档中心上传材料,并授权检查部门实时查阅、在线分析,对基层和部门而言都是提质减负。”张毓真对区镇两级减负成效的感受明显。

  “元国,今天咱俩去你辖区的青春之家走走吧。上次台风时,这里有好几处涝点,看看要不要再改造一下门口的雨水井。”边看情况边分析,张毓真发现了青春之家(福建)体育用品公司防汛工作的问题所在——“以前,要靠企业把情况报给社区,然后社区再报给乡镇,流程长不说,现场情况也说不清楚!”电脑屏幕上,张毓真点开的由社区网格员上传的涝点图片,清楚直观。“一张表,从让人跑腿到让数据流转,让干部有更多精力走访企业和群众。”莆田市数字办主任唐志芳说。

  遇到不必要填报数据的情况怎么办?

  设立乡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对各部门下派的填表任务可提出建议

  “今天有需要报送的信息吗?”上午9点,陈元国给刘丽钦打了个电话。近半年得到的大部分答复都是“没有”,这让陈元国颇感轻松。

  各部门频繁要数据的情况,在逐步减少。“以前上级部门之间数据不共享,造成表格多头报送,基层疲于应付。”西天尾镇乡镇基层治理协同办公室主任林晓敏说,“现在我们村(社区)的基本信息都形成了‘一村一档’,在系统上共享,向基层要数据的现象大幅减少。”

  要表格的情况,也在逐步规范。今年3月起,莆田市探索建立乡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在“一个中心连两端”的协同工作模式下,乡镇协同中心成为连接“基层端”和“部门端”的关键一环。上级部门向村级下达的填报表格任务,须经西天尾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审核流转,确保下发到村居的事务规范清晰、权责事项明确。

  “部门要求基层报的表格合不合理、是否重复,乡镇可以提出建议和想法,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林晓敏说。今年5月以来,西天尾镇收到要求报送的村级事务45条,经中心调度通过42条,驳回3条。“区里某局下发‘荔城区界线界桩管理维护’任务,要求各村(社区)填报信息。由于本镇村(社区)并不在区界线附近,西天尾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予以驳回,基层就不需要再填报这些信息。”林晓敏说。

  “用数字平台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抓好落实的工作。我们今后还将坚持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强化数据自动分析研判、匹配推送、处置反馈等流程,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服务效能。”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说。

  “现在社区一个月用不到一包打印纸,我也不用在各个群里、各个端口填报数据了。”刘丽钦转任东星社区第一网格的网格长,每天在网格里走访,与群众唠唠家常。她说:“腾出更多时间来走访,网格里的事处理起来更到位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9日 11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