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湾区算力中心 韶关何以“胜算”?

发布时间:2024-11-30 08:01:17 来源: sp20241130

  能识别假肢佩戴者动作意图、更好辅助行走的智能仿生腿,能将二维平面板书转化为三维图形与师生互动的“智能黑板”……刚刚闭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上,搭载AI人工智能的产品受到客商追捧。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持续受到关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纷纷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领域渗透。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犹如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基座和引擎。凭借独特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2022年初,粤北韶关乘上“东数西算”东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唯一的数据中心集群。如今,韶关吸引四大运营商、知名互联网企业等投资建设算力中心,一栋栋算力大楼拔地而起,为大湾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算力支持。

  “大湾区数据、韶关计算”正成为现实。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大发展的背景下,绿水青山的韶关,正借算力产业换道超车、加快崛起。

  ●南方日报记者 张俊 叶志强 魏钰 范永敬 吴思旻

  从无到有

  “韶关算力”加速上线

  浈江、武江和北江在韶关市区汇聚,微风拂过江面,为韶关市区带来清凉,也给24小时运行的算力中心营造适宜的环境温度。

  “中国联通的在线沃音乐AI未来影像使用我们的机房服务,目前公司合作客户已经有数十家了。”位于韶关新区莞韶城的广东华韶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劳玉婷介绍。

  广东华韶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是华韶数据谷的运营单位,是韶关算力产业集群首批投产企业之一,为信息技术企业提供算力服务。在项目一期IDC01号数据中心内,已投运2736个高功率机架(5kW及6kW),设备24小时运行,每分每秒都在传输和计算着海量数据。

  联通沃音乐5G·AI未来影像,以超高清视频、裸眼3D、数字人、AI创作、XR虚实应用、元宇宙等前沿影像技术创作影像内容来赋能千行百业。其中,一款“汕头小公园元宇宙空间”数字文旅产品较受欢迎,用户可以在1∶1复原的虚拟汕头小公园里畅游。联通沃音乐AI未来影像推广部负责人郑定坤说,该产品算力之一选择放在韶关,原因在于韶关离大湾区近、算力资源调度更便捷,且算力服务相比周边城市更具性价比。

  据劳玉婷介绍,韶关电价、土地等成本低,同等算力服务,韶关价格比珠三角便宜20%—30%。

  和华韶数据谷相邻的,是中电鹰硕投资建设的华南数谷智算中心。今年3月,华南数谷首期1万个标准机架建成投产,二期两万个标准机架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据鹰硕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奕闽介绍,华南数谷以智能算力为主,目前洽谈的业务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

  华韶数据谷和华南数谷是目前韶关算力集群投产的项目。如今,“韶关算力”从无到有,首批正式上线为大湾区提供服务,具有里程碑意义。

  投产企业的背后,是韶关一批算力和上下游项目在加快建设。

  记者从韶关市采访了解到,为加快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韶关在市区规划了三个片区、总面积约6277亩的数据算力集群产业园。目前,已吸引智算中心、上游设备制造、下游数据应用等60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其中,算力中心项目22个,包括四大运营商和知名互联网企业投资建设的算力项目,总投资621亿元。5月8日,腾讯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中心项目落户韶关,该算力中心是腾讯在全国范围最重要的核心数据载体,总投资50亿元,将承载腾讯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物联网等服务。预计到年底,韶关将形成1万P(1P约等于每秒执行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的智能算力规模,到明年底将建成50万个标准机架的实时算力中心。

  上游设备制造领域,华天科技(封测)、朗科科技(存储)、左江科技(服务器)等8个项目已投产,易事特(配电柜)等5个项目已动工,中兴通讯(服务器)等2个项目已签约。

  下游数据应用也稳步推进。韶关规划建设了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应用产业园,与抖音、百度等企业签约加大数据清洗、标注等数据处理业务,并计划引进数据分析公司,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3月,广东省九部门印发的《广东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暨“粤算”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打造“城市内1毫秒、韶关至广深3毫秒、韶关至全省5毫秒”算力时延圈。

  在国家、省大力推动数据算力中心建设的背景下,韶关算力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目前落户韶关的均为国企、央企以及知名上市公司、互联网头部企业,显示业内对韶关算力产业前景的看好。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燕雨林认为,高效的算力本身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它能够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和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韶关定位是打造服务大湾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智能算力中心,随着算力中心的建设完善,将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算力引擎。”

  因地制宜

  工业老城转型“算力之城”

  以钢铁、有色、矿产而闻名的韶关是老工业城市,为何能在算力赛道上异军突起?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因地制宜。建设算力中心,韶关具有独特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2年初国家实施的“东数西算”工程,给韶关带来机遇。凭借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具备适宜气候、绿电保障等算力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外部条件,韶关在“东数西算”中脱颖而出。

  “东数”为什么要“西算”?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对外解读称,由于土地、能源等日趋紧张,在东部发展大规模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此,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批复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8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韶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数据中心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洪博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韶关地处粤北,南连大湾区、北接湘赣、东西辐射闽桂,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

  “此外,算力中心对电能需求大、降温散热要求高。韶关平均气温全省最低,年均温度20℃左右,比珠三角9市年均气温低4℃,有利于数据中心散热节能。韶关土地资源也很丰富,受台风、地震影响小,有富余的电力能源,具备建设数据中心的优良条件。”洪博然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逐步深化,数据中心对于电力尤其是绿电供给的需求也逐步提升。

  “数据中心是用电和能耗大户,在用电量大的东部地区实现绿电规模化供给难度较大,但韶关能够以丰富的清洁能源、较低的电价形成相对优势。”洪博然说。

  据韶关供电局数据,韶关是全省电力输出市,总发电装机容量851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等绿电占比51.4%,年发电量富余90亿千瓦时。“十四五”期间,韶关规划新增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1100万千瓦。经测算,明年韶关建成50万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后,年消耗电能约70亿千瓦时,韶关自产电能就足够保障供给。

  此外,韶关的电价也相对优惠。目前,韶关数据中心工业电价综合波峰、波谷约0.55元/千瓦时,比珠三角便宜约30%,有助于算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时延是衡量算力中心服务能力的金指标。据了解,韶关建设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后,各大运营商正将韶关从“城域网”层级升级至“国家网络骨干节点”,高标准建设网络通信设施。

  韶关电信智算中心专家张志强介绍,在“城域网”层级,韶关网络数据与省内其他地市交互需通过广州、深圳绕转,而成为“国家网络骨干节点”后则减少绕转,一跳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进一步降低网络时延。

  目前电信已建成“韶关—广州—深圳”的超高速400G全光运力网,实现到广州传输时延1.7毫秒,到深圳传输时延1.9毫秒。移动、联通的骨干运营网也将在年内建成。届时,韶关将实现到大湾区各市数据传输时延3毫秒、省内其他地市5毫秒以内,到全国其他枢纽中心、主要省会城市传输时延也将缩小至20毫秒以内。

  “韶关算力中心主要服务大湾区,虽然韶关离大湾区物理时空上有200—300公里,但在信息世界数据通过高速光缆传输只需2—3毫秒。2—3毫秒时延,完全能满足金融、证券、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各种实时算力的低时延需求。”张志强说。

  算力“加速度”

  推动大湾区数字化智能化

  广东是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显示,广东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全国首位。不断壮大的算力,正在加速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

  “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有加速向各领域推广应用之势,智能算力需求正呈爆发性增长态势。”洪博然说。

  广东也在大力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去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智能算力规模力争实现全国第一,将打造成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并持续加快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带动提升制造、医疗、教育、金融、科学研究等领域发展水平。

  韶关市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郭先桂介绍,韶关算力中心主要布局智能算力,面向人工智能需求,算力服务器以安装GPU等图形处理器为主,计算能力更快,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对算力的需求。

  韶关智能算力将如何为大湾区发展赋能?洪博然说,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支持,二是为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算力驱动。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方面,据省人工智能协会统计,截至去年12月,我省发布了32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居全国第二。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方兴未艾,如常见的图像识别、智能客服、数字旅游、元宇宙、AI数字人等。

  “人工智能有些已经广泛应用,如文娱行业的虚拟数字人、数字政务中的人脸识别、智能监控中的图像分析、电商与社交平台的智能推荐等;有些正在扩大应用,如自动驾驶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洪博然举例说。

  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也被寄予厚望。“如工业生产中的智能检测,由人工智能对产品进行图像拍摄和智能分析,检测产品良率,比人工更精准、高效。广东是制造大省,生产线的智能升级,将带动庞大的算力需求,也将有效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洪博然说。

  “大湾区经济发达,韶关越来越强的算力,将会有力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高各领域生产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燕雨林说。

  去年,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编制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指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可以预见的是,“韶关算力”将成为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重要驱动力。

  专家问策

  粤东粤西粤北应结合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

  “粤东粤西粤北以往都是为大湾区提供农产品、矿产品、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如今韶关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算力产业,为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最关键的‘算力’供给,是粤东粤西粤北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一个范例,也为粤东粤西粤北其他市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借鉴。”燕雨林说。

  燕雨林认为,与传统生产力发展依靠渐进型、增量式创新不同,新质生产力往往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对传统生产要素依赖性大大降低,因此,粤东粤西粤北要跳出传统思维,善于利用自身独特优势,瞄准大湾区的高端需求,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

  “数据是信息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未来大湾区数据将汇聚到韶关计算,海量数据不能只停留在‘算’的阶段,还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加工,让数据‘用’起来,变得更有价值。”燕雨林建议,韶关发展好数据应用产业,不仅成为百行千业数字化、智能化的算力基地,还是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数据分析高地。

  统筹:陈戈 毕式明 李卓 蒋才虎 【编辑:付子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