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瞬间|又见长江

发布时间:2025-01-10 17:50:19 来源: sp20250110

2023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九江市考察调研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岸,自古便是重要的水运枢纽。江西152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在九江境内,构成了九江的生态基底、文化根基和经济形态。

秋日江畔,细雨绵绵。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在江边察看,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母亲河应走怎样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遍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长江经济带发展多次成为总书记地方考察调研的重点,他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长江岸边。

在湖北宜昌调研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以及码头复绿情况,了解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在荆州乘船沿江察看两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思考着长江发展的现在和未来。

在被誉为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的湖南岳阳城陵矶水文站,习近平总书记凭栏眺望,久久深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这是我这次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

问题导向、深度剖析、统筹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向更加清晰。

两年后,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考察当地推进长江岸线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赋予长江经济带发展新的使命任务。

7年多时间,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寄予深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指引长江经济带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总书记对长江饱含深情,对长江经济带每一步发展高度关注。在国内考察中,他多次实地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马鞍山市考察期间来到江边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宜宾考察,在三江口眺望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汇处,听取当地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介绍。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

动真碰硬、持续攻坚、久久为功。

2022年,长江经济带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94.5%,比2015年上升27.5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6.5%,比2015年增加1.4个百分点,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长江考察调研,必将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策划:霍小光、沈锡权

监制:张旭东、张晓松、李兴文

主笔:安蓓、高敬、范帆

统筹:罗辉、王绚

视觉 :李涛、包昱涵

编辑:吴晶晶、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江西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袁勃、赵欣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