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抓好粮食安全“头等事” 高标准农田写满“丰收策”

发布时间:2024-12-17 14:51:31 来源: sp20241217

  各地抓好粮食安全“头等大事” 高标准农田里写满“丰收策”

  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质量第一,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当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处于抽穗灌浆期,长江流域小麦即将进入收获期,各地高标准农田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北方,冬小麦进入抽穗灌浆期,河北保定曲阳县文德镇的高标准农田里一派勃勃生机。

  种粮大户王爱永站在麦田边,拿出手机轻轻点击屏幕,一台工作半径可达140米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缓缓移动,开始了新一轮的作业。

  “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这是王爱永对高标准农田自己的内心体会,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田间灌排系统更加完善,机械化作业更加便捷,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眼瞅着一块块农田变成良田,庄稼种在高标准农田里,那才叫一个踏实。”王爱永说。

  高标准农田项目指挥部负责人陈冬兵介绍,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机械化水平比非项目区高15到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比非项目区高30%。同时,项目区节水增粮能力显著增强,每亩农田节本增效500元以上,亩均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强化全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截至3月底,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0万亩、开工在建面积约4435万亩。”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

  从“肩上背”到“天上飞”,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是我国“三农”人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希冀。

  在南方,位于四川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施工现场,大型挖掘机、压路机正在地头来回穿梭,工人们开足马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为接下来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奠定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1万亩,其中5000亩改土区域基本完成,现阶段正全面移交种植大户进行种植工作,整个项目预计在5月份之内完成。目前旱地已种植约1800亩,水田种植约800亩,预计本周内完成播种。”贵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理陈超介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根据地形地势特点,高标准农田修建时综合考虑实用性和建设成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及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眉山天府新区乡村振兴局耕保股负责人祝志文介绍,当地依势移高填底,实现耕作田块内部土方的挖田平衡,并配套坡面防护措施等。“2024年,眉山天府新区5.04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正在建设当中,主要涉及贵平镇和高家镇;2025年,4.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规划设计。”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要落到耕地质量提升和助农增收上。”祝志文说,接下来,还将利用“卫星+物联网”赋能智慧农业,在耕地保护、土地经营、种植监测、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让高标准农田“高”起来,投入不可或缺。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中央财政强化资金政策保障,今年农业生产相关资金已经下达,支持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开门红。将加大资金投入,指导地方用好2023年底增发的2249亿元国债资金,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改造提升等项目;提高补助标准,将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同时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我国人多地少,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建设力度,做到‘藏粮于地’”。陈邦勋说,目前,农业农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将分区、分类、分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有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编辑:张燕玲】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