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为何让人着迷?抵达生活,记录时代

发布时间:2024-11-17 13:53:01 来源: sp20241117

   中新网 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从每年发表的海量文学作品中筛选出大家心目中最能代表当代创作成就的短篇小说和散文20家,这样的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和她的团队已经做了五年。“年选系列”现已成为业内标志性品牌,是读者了解当年文学创作成就的重要窗口。

书封。湖南文艺出版社供图

  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醒来已是正午:2023年短篇小说20家》《茉莉为远客:2023年当代散文20家》新书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围绕“越轨笔致的魅力:文学为何让人着迷?”这一主题,张莉教授与徐则臣、乔叶、鲁敏、韩浩月、李唐、杜梨、马亿、梁豪、蒋在、焦典等10位作家,向读者分享文学的魅力。

  “呈现中国当代文学丰饶的风貌,这是我编年选的初衷。每年发表和出版的作品太多了,年选可以帮助读者节省时间,看到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最优秀的散文家的作品。”张莉说。

  她认为,编年选一个重要的维度是不仅记录当时的生活,还要到今天看来有镜像之感,也就是要和时代共振。年选需要反映中国当代作家的不同梯队、不同作家对同一件问题的看法。因此,选本中作品的作者既有东西、邓一光等著名作家,又会有5到6个名额给年轻作家。“要搜集这个时代最经典的声音,也要搜集最新锐的声音。”张莉说,多元指向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我的选本是面向未来和青年读者的,这也是这部年选持续至今深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主编张莉(左一)和编选团队。湖南文艺出版社供图

  在张莉为《醒来已是正午:2023年短篇小说20家》所写的序言中,分析了短篇小说里的“光晕”。作家乔叶喜欢“光晕”的说法,“光晕如何去理解,短篇小说的核并不大,就像电灯一样,里面发光体并不大,但是光要发散开来,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不断荡起涟漪,涟漪可以无限大”。

  作家徐则臣表示,好的文学作品与好的文学选本都是有预见性的。对选本来说,虽然作品本身完成于过去,但当编选者的认识足够深切,那么此刻所感受到的问题便有穿透时间的价值。

  1996年出生的作家焦典是此次活动中最年轻的嘉宾,但在张莉年选中,她的小说《暴雨过境》已显示出成熟作家的老练。“我会思考,文学也并不是那么好玩的东西,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最后为什么文学还是会留下来的?”焦典说,“我相信,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学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如果一个人不那么好,至少他有一些不那么好的时刻,都会不可避免地想到文学。那些在别人看来风平浪静,但是你的内心有很大的触动的时刻,这些是文学的时刻,我会记住这样的时刻。”(完)

【编辑:曹子健】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