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海上建设大油田——新疆推进富油煤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19 05:01:51 来源: sp20241219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项目预计2027年底建成投产,一期计划每年用煤1420万吨,产油品超400万吨。”5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在哈密召开2024年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振林说,项目投产后,相当于在煤海上建成了一个大油田。

  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岔哈泉园区,国家能源集团投资1700亿元的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园区基础设施于今年3月底开工,当前正在抓紧建设。该项目集煤炭开采、煤制油、煤化工、新能源建设、新材料生产于一体,承载着全球首个应用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柴油、石脑油、轻白油等)项目。

  面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分布现状,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着力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不断提升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贡献度。哈密富油煤资源丰富,以哈密为先行区和主战场,高质量推进富油煤产业发展,让煤变成石油,成为新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招创新棋,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新举措。

  高位推动克难关

  数据显示,新疆煤炭资源总量约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北疆地区巴里坤-三塘湖赋煤带、准南赋煤带等6大赋煤带均产出富油煤,焦油产率以巴里坤-三塘湖赋煤带为最高。

  巴里坤-三塘湖赋煤带位于哈密市巴里坤、伊吾境内。目前,哈密煤炭资源预测总资源量达5708亿吨,其中已探明富油煤资源量达640亿吨,平均含油率超过10%,最高接近20%,属于世界罕见的稀缺煤种,被视为极其适合开展煤制油气的原料。

  让富油煤产油,技术是关键。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富油煤产业开发高度重视。2023年4月,哈密富油煤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邀请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内化学化工领域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研讨。与会院士专家认为,新疆哈密富油煤资源高度富集,是世界上少有的特殊富油煤种。加快推进这一资源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开发利用,促进煤制油气产业发展,对于新疆加快建设“八大产业集群”、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院士专家们就促进哈密富油煤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突破、提高资源附加值和经济价值、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等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高位推动克难关。

  在国家支持下,新疆哈密、新疆准东、陕西榆林、山西晋北等地列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的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名单。

  2023年4月,在自治区党委关心支持下,哈密市与新疆大学加强合作,由新疆大学牵头,联合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宣东能源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10家高校、企业等共同向科技部申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专项“哈密煤直接转化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该项目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实施周期为5年,相关研发工作当前已全面展开。

  项目发力建“油田”

  国际上煤制油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液化,另一种是间接液化。

  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油二代直接液化技术工艺包。

  早在2008年,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已建成了全球唯一煤炭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示范生产线,设计年产柴油、石脑油等产品108万吨。

  “相比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技术难度更大,但出油率更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介绍,“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煤制油生产流程和工艺不断创新和优化,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新疆煤制油气产业的发展以哈密为先行。据《哈密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哈密2023年原煤产量1.4985亿吨,比2022年增长22.6%。

  目前,哈密煤炭产业以煤炭外运、煤电、煤制甲醇为主。相对于庞大的产能,哈密用于煤制油气的原煤占比还不高,哈密特有的富油煤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发挥。

  “哈密是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推进富油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哈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张晓毅介绍,哈密市“十四五”以来重点推进实施了一批煤炭深加工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中煤集团哈密综合能源示范基地项目、新疆慧能煤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等,有力推动了哈密市现代煤化工产业提档升级。

  “这些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哈密市将力争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规模达到每年2800万吨、煤制油产量达每年500万吨,煤制气产量达每年7亿立方米,其他方面,煤基化学品产量达每年460万吨、煤基新材料产量达每年20万吨。”张晓毅说。

  产业蓝图更清晰

  以哈密为先行区的新疆富油煤产业发展,受到有关高校、研究机构、业界专家、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支持和关注。

  在技术层面上,自治区支持新疆大学成立了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制油气技术研究成为重点之一。目前,该实验室已建立了新疆煤质化学基础数据库,为富油煤的高效利用奠定了数据基础,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为加强富油煤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今年以来,新疆大学与西安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共同推进新疆富油煤资源的勘查、开发及利用技术的研究。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多次召开科技创新促进新疆富油煤开发研讨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自治区专家顾问作专题报告。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表示,要把富油煤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看待,不断加强资源储备和技术储备,要聚焦富油煤开发,推进重大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创建高端技术研发平台,为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作出新的贡献。

  在哈密市,由伊吾县人民政府牵头,新疆大学、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伊吾疆纳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宣东能源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签约,合作创建哈密市伊吾县富油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院。伊吾县委书记彭鹏表示,研究院将进一步推动伊吾县富油煤清洁高效绿色转化,推动煤化工产业特别是富油煤产业开发的创新发展。

  逐步减少富油煤外运,提升就地转化比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热解新工艺、新装备,使焦油收率由现在的9%提高到12%以上;进一步开发煤焦油精深加工新工艺,延长煤化工产业链,增加煤焦油附加值……一项项措施接连落地,新疆富油煤产业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哈密市是新疆富油煤产业开发主战场。到2030年,哈密市煤炭就地转化精深加工规模将超过1.5亿吨。届时,哈密市将建成一个由煤田变成的大油田。”张晓毅说。 【编辑:何颖】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