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监制《三大队》 不炫技不煽情

发布时间:2024-09-09 21:28:23 来源: sp20240909

  继监制今年暑期档火爆出圈的《消失的她》后,陈思诚在今年年底又拿出一部电影《三大队》,影片正在热映中,收获不俗口碑,陈思诚再次展示了他作为监制的眼光和把控能力。

  谈及《三大队》,陈思诚表示,整部电影都是他的某种情感投射,“非要总结一句台词的话,就是最后程兵在抓住嫌犯后说的那句话:‘台平市公安局刑警三支队程兵、廖健、马振坤、徐一舟、张青良,任务完成。’这句台词可能最能代表我的情感吧。程兵从‘我执’到‘我值’,12年长路到终点,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唯真不破,以情动人”是拍《三大队》的“八字方针”

  在给《三大队》每个演员的剧本上,都写着陈思诚对这部电影的要求——“唯真不破,以情动人”。陈思诚表示,作为监制,他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给作品定性,“从文本开始,决定哪一种艺术形式更适合展现这个文本的内涵和真正的精神。”

  刚看了两页纸的剧本大纲,陈思诚就被击中了,“可能是我的年龄和阅历到了这个阶段,看了很多个人在大时代洪流面前的弱小无助,在命运让你做出改变的时候,不得不进行选择的故事,我心底一直很喜欢这个话题。我很少看了两页纸的剧本大纲就会感动,但是,这部电影让我流泪了,我就说一定要做。”

  《三大队》打动陈思诚的,是主人公朴素的情感,是他们面临重大人生变故的时候,个人所做的选择。所以,从一开始,陈思诚就为影片拍摄确定了“唯真不破,以情动人”的写实方向。“唯真不破不只是对演员的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做到这四个字,影片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灯光、道具、服化等所有部分,都要做到这四个字。技术上,我之所以选择1.85:1的画幅,就是因为它更接近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的画幅,更怀旧更复古,不是现在宽银幕的2.35:1画幅。此外,妆造尽量不要,除非是让演员变老。否则的话,尽量都要全素颜的表演。演员的表演一定要生活化的,不是那种戏剧性的,刻意的煽情,我觉得只有这种很朴素、娓娓道来的表达,才能跟这个剧本、跟这个故事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陈思诚之前监制的《唐人街探案》《误杀》系列走的都是悬疑路线,但这次拍《三大队》,陈思诚反复强调“不是悬疑”,“《三大队》讲的是曾经的警察追凶的故事,故事内核是关于人生的选择,所以,《三大队》不是一个强悬疑的类型片,不是之前我和团队所探索的类型片创作,但这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是一次很新的尝试。”

  正是有程兵这种人,社会才能前行

  程兵坚持12年的追凶,这样的精神因为难得而为人钦佩和感动,陈思诚表示,他和主创团队都坚信这种精神应该保有,“所谓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特别传统的中国古典古代侠义精神。”

  在陈思诚看来,让程兵坚持追凶的原因,不仅是他背负了三大队的队员入狱的事情,也有方方面面的促成因素,“他的台词说,那个小女孩14岁,一直在司法鉴定中心里面冻着呢,什么时候才能入土为安?犯罪嫌疑犯没有被抓住,死者就无法被安葬。还有程兵的师父老张,在这个事情里不明不白地死掉,包括受害女孩的家庭因此事家破人亡,女孩的父亲却还在程兵出狱时给他送了一袋茶叶蛋感谢。所以,程兵背后背负着特别多人,他们都因这件事情而改变,所以我认为程兵坚持追凶的力量是来自于各个方面,最后集结在他个人身上。”

  此外,陈思诚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程兵骨子里是个警察,“就像那句台词说的,他外表是一个囚徒,内心还是一个警察。警察最重要的是魂,他是有警察魂的人,他认为这个案子一定得沉冤得雪,一定得追到真正的凶犯才行。”

  陈思诚坦承,如果换位思考,自己不一定能坚持到程兵的程度,“但是,我认可他、相信他,正因为有程兵这样的人,在各行各业里坚持着,人类社会才能前行。坚持是一种品格,不是说我坚持了16年才叫坚持,我可能在某个岗位上坚持16天也是坚持。只不过坚持的方向、职业、时间长短不同。很多籍籍无名的人,在自己的行业里坚持着,奉献着他们的光和热,这个社会才有今天。”

  程兵的坚持动人,其他人的放弃同样动人

  “三大队”的几个队员出狱后,程兵说要去找嫌犯王二勇,队员马振坤、小徐、蔡彬和廖健四人义无反顾地跟随同行,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追凶希望渺茫,四人因为各种原因慢慢退出,只剩下程兵这一位“孤勇者”。

  谈及四人的退出,陈思诚表示,他们的放弃,自己同样特别感动,“我完全能够共情,那些缘由完全能够说服我。我觉得一个人坚持的方向特别重要,你坚持的是什么也特别重要。就像魏晨演的小徐,他和程兵说对不起,自己半途而废了,程兵说了一句,你离开这个姑娘,这才叫半途而废,多好的一句台词啊。年轻人,你还有更好的未来和生活,这是你的新希望,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和我追凶呢?程兵坚持有他的坚持,他也理解小徐的放弃。我认为这种放弃同样打动人。”

  四人的离开都有各自的无奈和茫然,陈思诚表示,人生就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我们有一些是天然带来的东西,是没有办法隔绝的,比如说亲情。电影里子贤塑造的廖健,就是因为亲情,因为孩子,不得不回去。王骁扮演的老马,因为家庭因为爱情要回去。魏晨扮演的小徐承载的是希望,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和憧憬。炳琨演的蔡彬则是因为身体原因。其实人生有一些东西是无法拒绝的,或者说我们在选择过程中,可能要牺牲掉自我的一些东西。”

  对于队友的放弃,程兵理解并支持,对此,陈思诚说:“因为我认为宽厚很重要,尊重也很重要,明白和体恤对方的选择尤为重要,何况在这个电影里,他们的选择都是必然的。”

  没有刻意煽情,三大队像是“钢七连”

  三大队的队员出狱以后首次重逢,在马振坤路边摊喝酒的那一场戏,是影片一大泪点,陈思诚说,当时演员是真的喝酒了,他们相信了角色,演员进入到了规定情景中,“这些优秀演员以真挚的情感碰撞出了那场戏,我认为这是一个高于戏剧真实的真实,非常打动我。”

  谈及为什么选择让大家一起合唱《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歌,陈思诚表示,首先,这首歌是他们小时候看的《便衣警察》的主题歌,他个人非常喜欢,尤其打动他的歌词是“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另一个原因是这首歌曲在警察心目中的力量,“如果说用一首歌表现警察的警魂,我认为可能很少有歌曲能出其右,比它更具代表性。我们有一次聊天的时候,编剧张冀跟张译都讲到了他们身边的警察朋友,不管是正在当警察的,还是已经离开这个队伍的,喝完酒以后都会唱这首歌。”

  三大队的兄弟情令人热血沸腾又为之心酸唏嘘,陈思诚表示,其实他们没有刻意去讲兄弟情,他认为在这方面,《三大队》的气质接近《士兵突击》,“《士兵突击》其实也没有讲兄弟情,不是刻意讲情感,只是因为一些事,这些人在一起,之间产生了情感关联,《三大队》有点像我们当年《士兵突击》的钢七连。在一个团队里边,一定有这个团队应尽的职责,有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没那么煽情,真的就是事上见,这是很关键的。当你看到哥儿四个走到马振坤的夜宵摊子的时候,大家时隔几年再次见面,没别的,一个拥抱就够了。这是我们需要在这个电影里把握的,不是刻意去宣扬他们之间的情感,但是你又能看得到这份浓厚的情感。”

  送茶叶蛋的情节,是最后加进剧本的

  除了夜市重聚令人泪目外,陈思诚说自己流泪较多的戏份还有受害人的父亲送茶叶蛋,以及每个人离别的戏份,“马振坤那段独白,包括他离开时,他以为队友们在火车站叫他,一回头,发现空空的站台那一场戏。最后程兵抓到凶手后向警察敬礼,还有墓地那一场戏,大家愿意跟着他走时每个人的台词。我都觉得很感动。这次,我们集结了一些优秀演员,每个演员演得都那么对。”

  影片中,陈创饰演受害女孩的父亲,程兵出狱之后,他给程兵送上了一大包茶叶蛋。陈思诚透露,这个情节是他最后加进去的,“我在开机之前,最后整个润色了一下剧本。这个情节是我加进去的。首先,那时候已经基本确认陈创来演这个角色了,陈创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演员,我之前没见过他,但是我看过他演的一些戏,是我一直想合作的演员。当时,我觉得细节里面缺少一点点力量,我就给他一个支点。这个父亲,女儿没了,老婆因受不了打击也死了,他常年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正经的工作,每周都会到派出所问一次抓没抓到人,他的生活是很拮据的。如果他想送一个人东西表达感谢,我觉得他应该送吃的,端出来看着挺大一份,但其实不值几个钱,力量感又很厚重,所以,我选择了茶叶蛋这个道具。他虽然没钱,但是送给程警官的是一份厚重的心意。真正宝贵的东西是你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能奉献给别人什么。这是我觉得陈创老师演得非常好的一场戏,也是我每一次看,几乎都会泪目的一场。”

  张子贤扮演的廖健是在过年看烟花的状态下,与兄弟们告别的,欢庆的氛围却是悲苦的离别,为什么以这个方式结束他的追凶之路呢?陈思诚表示,每逢佳节倍思亲,人在那个时候是最孤独最想家的,“所以那个时候廖健是最想儿子的,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个特别的时机,让他与兄弟告别,所以要有这样一场戏。要有每年春晚那首《难忘今宵》响起来,配合着放烟花的背景。烟花那么美,大家都其乐融融,他们的孤独、他们的挫败,他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才会更加凸显。还有李谷一老师唱的那句‘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所以,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在这场戏里面集中体现。”

  廖健那时以呐喊的方式来宣泄,陈思诚认为他不是释怀,不是觉得事情结束了,“我认为他是觉得自己分身乏术了,他恨自己无能,因为他不能陪在兄弟这边了,他需要去儿子那边了。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他眼含热泪看那帮兄弟,程兵对他点了下头,那意思就是别说了,都懂。”

  好演员应该像水一样,张译就是这样

  很多人都认为张译和程兵的契合度很高,特别适合扮演这个人物,陈思诚表示,张译身上的执拗和程兵很接近,“就是他骨子里的内在力量,跟程兵很接近。其实,这么多年走过来,我们彼此见证着对方的成长,张译让人最感慨,或者说最钦佩的,是他演了这么多戏,依旧没有对这个行业有任何的疲倦感。相反,他每演一个角色或者进组,他都很新鲜,非常热忱,对表演充满兴趣。”

  程兵追凶多年,干过很多职业,加上风餐露宿,因此,张译在片中有个造型是满头白发,非常落魄,拍摄这段戏时张译走在街上,好多人都没认出来。陈思诚认为好演员应该像水一样,张译就是这样,“我们给他妆造完以后,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有一次偷拍,绝对没有人认出来张译,包括张译戴小红帽、扛东西、扫地那些戏,都没有人认出来,真是好演员。”

  落魄的程兵在破裂的镜子面前,看到折射了很多个自己的镜头也是被观众所称赞一个情节,对于这个情节的设计,陈思诚表示,程兵在追凶多年的过程中,几乎忘了审视自己了,“在那个时候,他重新在镜子里审视了一下自己,他惨笑,因为镜子裂成了不同的碎片,会有扭曲,他看到不同的碎片中的自己,也象征着他生命中所谓的一种破碎。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老态,他先笑了,然后,他走到了一个公园里,看到平常人的幸福,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跳广场舞的大妈、打乒乓球的老头老太太,那是他们生活的常态,那一瞬间,程兵发现他与这种幸福隔离了,他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到那种日常生活里,所以,他哭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还有意义。他对自己这十多年的坚持,对破碎的自己,有一种无力感。”

  好演员永远会给人惊喜,在陈思诚看来,这是一个优秀演员最有价值的部分。张译虽然是老戏骨,但依旧能给别人带来惊喜,陈思诚以影片开场的一个细节举例,“发现14岁女孩被杀,三大队出警去现场,张译给那个女孩的裙子往下拉了一下,遮一下腿,那就是他设计的。那个女孩腿露得有点多,拉裙子是张译下意识的一个行为,正好被我们摄影机捕捉到了,而且变成一个我认为非常能体现程兵个人细节的动作,他的创造力都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上。大东西不说了,这是特别有生命力的一种处理。”

  20多年后再合作,像隔着时空在对话

  从《士兵突击》里的战友,到《北京爱情故事》里的大学同学,陈思诚、张译和李晨跨越20年的友情,在《三大队》中再次集结。

  2004年的电视剧《民工》中,陈思诚和张译初次合作,陈思诚回忆说当时他和张译一个房间,“那真的叫相知于微末时。他在演《民工》之前基本上没演过影视剧,他那时候是战友话剧团的话剧演员。”两年后,陈思诚、张译和李晨、王宝强等出演了《士兵突击》,成就了一部经典作品,也成就了几人20多年的友情。

  20多年过去,陈思诚说每人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你拥有一些东西,也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总的来说大家都在变好,不管是译子还是我自己、李晨,大家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做。我们个人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都更加成熟,我们都更稳重更丰厚了。但我觉得最好的一点是,大家有一些特别正的东西没变,如果变了,我就拍不出《三大队》这样的电影,如果变了,张译演不出程兵这样的角色。”

  提及这次合作,陈思诚说他临开机前调整的最后那稿剧本写完是凌晨三点多,“我给两个人发了消息,先是发给张译,说剧本改完了,我认为特好,我想请李晨来演杨剑涛。我马上又给李晨发了个消息,说新电影快拍了,有个角色想让你来帮个忙。我们三个从《士兵突击》到《北京爱情故事》,到《三大队》的又一次重逢,我总觉得电影跟生活有的时候特别微妙。调整完剧本,我希望李晨能来演这个角色。李晨也欣然应允,就变成了《北京爱情故事》之后我们三个人的又一次合作。”

  《三大队》的导演戴墨是《北京爱情故事》的执行导演,当时也演了一个角色,这次他将《三大队》中二大队跟三大队第一次见面的餐馆定名为“老地方”。陈思诚笑说:“他自作主张,把吃饭那小餐厅,变成了‘老地方’,‘老地方’其实是《北京爱情故事》里那个餐厅的名字,像隔着时空在对话一样。”

  很多人提及陈思诚、张译、李晨和戴墨导演等人在剧组的默契,陈思诚笑说,之所以叫默契,就是无需过多的语言,就都明白彼此的心意,“比如说拍大排档那场戏,本来没有李晨的戏,但他也特意过来了,那天人最齐。”

  同程兵在电影里说的那句“任务完成”一样,陈思诚在《三大队》的任务也已经完成,投入到新作品创作中的他,希望在未来继续给观众带来慰藉、温暖和勇敢。

  文/萧游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