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生态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1-04 09:28:51 来源: sp20250104

在陕西省汉江中上游的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凤凰山南麓,有一大片独具特色的凤堰梯田。6月22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来到这里,站在梯田上方远眺,万顷梯田层层环抱,从山脚盘绕到山顶,阡陌相连,高低错落。

“凤堰梯田属于陡坡梯田,我们在建设、改造和利用梯田上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主要利用凤凰山溪进行自流灌溉,山顶原始森林涵养水源,塘、窖蓄水沉沙,田间采用自流方式调配水资源,利用自然之力,打造出独特的凤堰梯田生态保护系统。”汉阴县水利局正高级工程师李权兵介绍。

凤堰梯田是陕西生态建设的一个典型代表。生态建设为三秦大地带来了崭新变化和发展机遇。

在陕西西部,宝鸡市太白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一眼望不到头的菜田里,罗马生菜、绿珊瑚生菜、红莴苣等长势喜人。“我们基地里的蔬菜,‘吸’的是负氧离子,‘喝’的是冰雪融水。”太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拴林介绍,太白县全域处于秦岭腹地,是秦岭生态保护核心区,亦是高山蔬菜的最佳适生区。

依托海拔高、生态好等自然资源禀赋,太白县积极发展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将生态绿色理念融入乡村产业振兴。据了解,太白县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年均种植蔬菜10.7万亩,产量48万吨,产值5亿元,户均收入1.2万元,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太白县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绿色富民产业。

在宝鸡市眉县横渠镇青化村的猕猴桃园里,65岁的张富社正坐在地头看着自动灌溉系统给自家的猕猴桃地浇水。“以前都是大水漫灌,人要随时盯着农田,现在政府给换上自动灌溉系统,用手机就能设置定时开关水,节水省钱又不费人力。”张富社说。

眉县是中国猕猴桃之乡,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30.2万亩,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小小猕猴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在陕西南部,安康市汉滨区的瀛湖,在波光粼粼的碧水青山间,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生态环境变好,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家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47岁的桥兴村村民代富安高兴地说。

此前,瀛湖的渔民多靠网箱养鱼为生,为保护汉江水质,瀛湖十年禁渔,取缔养殖户468户、拆解网箱31533口。禁渔后,渔民如何生活?瀛湖边的村民开始种植茶叶、枇杷、杨梅等特色林果,吃上了“生态饭”。“以湖养山、以山养湖,瀛湖通过景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以生态建设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张峰介绍。

在陕西东部,渭南市富平县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看着两岸草木繁盛的优美环境,正在散步的当地居民王芳由衷感叹:“湿地公园现在是我们的‘幸福园’!”

“为解决石川河‘有河无水’的问题,我们实施了‘造水’工程,把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在石川河河畔,将经过处理达标的中水注入河中,再配套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对中水进行多次净化,最终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富平县水务局副局长张西强介绍,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石川河重新恢复了生机,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也于2020年底获评国家级湿地公园。

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处处绿意盎然,层层梯田绕山梁,绵延峰峦换绿装。曾经的黄土高原干旱缺水,黄土弥漫,寸草不生。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过程中,陕西榆林高西沟人对生态环保的认识逐步加深。当地通过践行生态环保理念,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把一个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山清水秀、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

“我们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村,现在有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大淤地坝126座,林草覆盖率达70%。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0元。”高西沟村原专班负责人周文东说。

从满目苍翠的黄土高原,到蔬果飘香的关中平原,再到钟灵毓秀的秦巴山区,生态治理与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三秦大地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本报记者 李洁 闫槿 孙晶晶 訾谦)

(责编:薄晨棣、温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