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化赋能戏剧公共艺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4-12-10 01:59:11 来源: sp20241210

  数字技术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而且不断革新艺术生产和传播方式。戏剧作为一门综合、现场艺术,面对数字时代崭新的表达方式,我们现有的知识系统应如何应对?戏剧美育又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我们需要怎样的戏剧艺术公共教育?

  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戏剧从演出内容到形式进行着方方面面的革新。戏剧艺术一直以演员与观众共处同一个时空的现场性,作为其独特魅力所在。在数字时代,多媒体技术以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参与舞台呈现。

  今年以来,首届“斯芬克斯元宇宙戏剧节”召开、AI参与创作剧本和演出、人工智能登上舞台等现象都进一步深化了现实与虚拟时空的交叉、重叠,推动戏剧艺术新形态的衍生。

  同时,以沉浸、交互为特征的戏剧新场景也层出不穷,从商业综合体里的小型演艺空间,到酒吧、厂房、菜市场改造而成的互动体验场所,颇有万物皆可沉浸的趋势。

  这些新形态、新场景,在带给观众更加直观、强烈沉浸体验的同时,也改变着戏剧审美的特点。这在带给艺术课堂更加生动案例的同时,也驱动教学方法的变革。对此,我们需要不断回到戏剧本体,教育本质,而不是舍本逐末。

  对于数字技术变革时代的戏剧创作现象,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也需要寻求解决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思考:戏剧有无始终无法被替代的、数字技术无法改变的艺术能量呢?

  实际上,只要想想那些始终具有跨越时代、媒介的作品,甚至对于今天流行娱乐形式依然展现出强大适应力的莎士比亚,还有那些观众喜闻乐见、常演常新的经典戏曲剧目,就能明白,古往今来戏剧打动观众的人性和情感力量是始终不变的。

  今天,即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戏剧演出,观众头戴VR观剧,创作者追求的依然是如何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同时,当科技让我们的传统艺术,尤其是古代绘画变静为动,现场观众变看为游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当视觉已经可以将世界万物以及现实的不可能之物,都以无限逼真、直观的方式推至我们眼前,那么观看中的想象过程就变得更加弥足珍贵。

  由此,中国传统审美活动中,那些对观众想象力积极参与的强调,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包括古人欣赏山水画时的“卧游”行为,戏曲舞台上仅凭“一桌二椅”和演员身段动作,就“以歌舞演故事”,让观众想象出生动画面的美学观念等。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上述审美经验的综合传承,不仅为艺术回归人提供了丰富的途径,强化了以学生体验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需求,更为数字时代美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了一个立体多元的情感世界。

  现代美育作为舶来品,自其进入中国之初就具有立足现实、融合中西的特点。正如蔡元培所言:“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而美育的推行,归宿于都市的美化。”艺术的普及如何让更多人感受美、欣赏美,始终是中国现代美育追求的核心价值所在。

  数字化时代拓展了美的感知途径、形态,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流行,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增加了每个人都成为潜在艺术创作者或作品共同创作者的可能。

  数字化为戏剧发展和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元的模式和表现的维度。一方面,技术变革带来丰富的戏剧新形态,从内容主题上赋能公共艺术课堂。另一方面,在不断融合前沿发展问题的同时,如何切实强化课堂活力,如何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经验、方法加以综合传承、现代化转化,成为今天高校戏剧公共课堂更好发挥戏剧能量、深化美育育人目标、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探索驱动力。

  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我们相信中国戏剧艺术公共教育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贾力苈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杨华系北京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责编:李昉、孙竞)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