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发布四类贷款套路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4-12-08 07:33:26 来源: sp20241208

  新华社天津8月15日电(记者郭方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日前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注意防范四类贷款“套路”行为。

  一是片面信息披露隐藏产品风险“套路”侵害知情权。常见手法包括息费不透明,故意模糊借贷成本,不明示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等。例如,有的借款人遭遇“砍头息”,实际放款资金小于约定放款资金;有的借款人贷款后才发现还须支付担保费、服务费、保险费等。

  二是互联网界面设置暗藏“套路”侵害自主选择权。例如,在购物、社交、游戏等互联网场景中,借贷产品广告泛滥,平台直接提供贷款服务或为贷款业务引流以完成流量变现,并在产品展示或支付等环节诱导优先使用消费信贷。

  三是互联网贷款不当营销“套路”侵害公平交易权。有的平台分析和滥用消费者行为数据,不顾综合授信额度、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情况,一味地诱导借贷或超前消费,利用优势信息地位诱导借贷。

  四是“套路贷”犯罪“套路”侵害人身财产安全权。“套路贷”是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违法的“借贷”等相关协议,实质上形成虚假债权债务。有套路贷打着“创业”“求职”“美容”等名义,使人更易上当受骗。

  针对上述风险或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出三点防范建议。

  一是警惕贷款虚假宣传,根据承受能力和需求购买金融产品。在正规金融机构、规范业务渠道办理贷款和其他金融业务。警惕营销中掩饰风险、隐瞒息费等行为,不要仅因为“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营销宣传套路而轻率购买不了解、不必要的金融产品。

  二是警惕过度负债风险,合理合规使用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不违规将消费分期、小额信贷等个人消费信用贷款用于理财、投资、购房、还贷等非消费领域,避免“以贷养贷”“以卡养卡”等违规行为,更要远离打着“创业”“求职”“美容”等幌子的“培训贷”“求职贷”“美丽贷”等诈骗活动。

  三是警惕“债事服务”等诈骗侵害,依法解决债务问题。不被“解债上岸”等说辞迷惑,防范打着债务化解名义的各类诈骗活动造成二次侵害。一旦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责编:赵欣悦、袁勃)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