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恰同学少年 百年师范正青春

发布时间:2024-10-20 15:56:48 来源: sp20241020

  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考察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了解学校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等情况。让我们走进这座百年师范,探寻这里的铸魂育人故事。

  “成就人才、传道济民”

  橘子洲头,妙高峰下,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静静矗立。

  学校前身为南宋理学家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立为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49年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现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总台央视记者覃思拍摄)

  书院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和“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为学之道。师范教育早期,学校汇聚了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等众多名师大家,他们“欲栽大木柱长天”;培养了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一批国家栋梁,他们求学明志、探寻真理。

  毛泽东曾在此求学、工作8个春秋。在谈起自己的母校时,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湖南一师坚持以“大思政”育“大先生”、以“红色血脉”铸“红色师魂”。校园内,大礼堂、八班教室、水井、自习室、阅报室、君子亭等十多个红色纪念地,成为师生们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教科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大礼堂。(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教育,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他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这是湖南第一师范的校训。

  学校始终践行校训精神,站稳人民立场,恪守为民情怀。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人是文盲,“扫盲”成为国家迫切的任务。湖南一师坚持为“人民的文教工作服务”,培养了数十万学子,扎根基础教育一线,接力担当从教育救国、教育报国到教育兴国的历史使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训。(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从中师、大专到本科,湖南一师的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始终坚守教师教育主业,瞄准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目标。

  为解决乡村地区师资紧缺,2010年,湖南一师积极探索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模式,2万多名乡村公费师范生从这里走出,为乡村学童送去知识,播撒爱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在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校园。(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广大教师扎根中国大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回答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助力民族复兴的巨轮扬帆远航。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龚雪辉

  主笔丨侯艳

  播讲丨黎春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视觉丨陈括

【编辑:苏亦瑜】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