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式 提升育人质效(国防视线)

发布时间:2025-01-03 06:18:51 来源: sp20250103

  革命圣地延安,“四八”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数百名学员站在纪念塔前,聆听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马小红教授讲述英雄故事,不少官兵眼角噙着泪花。

  红色资源是赓续精神血脉、提升育人质效的重要阵地,是融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媒介。多年来,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积极做好活用红色资源这篇文章,精心打造以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为主题的系列精品现地实践课,不断筑牢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陕西延安吴起县胜利山杜梨树下,政治理论教员现场访谈接待过红军的老乡后代和党史研究专家,帮助官兵了解长征“切尾巴”战役前后的历史;湖北红安烈士陵园,学员们在庄严的仪式中开启大别山精神专题教育……多年以后,很多毕业学员谈起在学院的学习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参加现地教学。

  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方华介绍,他们在数十年传承中不断创新,推出了仪式熏陶、主题研讨、对象访谈等教学模式,引导官兵追寻先辈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在方华看来,现地教学既要坚持政治性铸魂育人,又要强化实战度为战育人。为此,他们邀请军事教员集体备课、全程跟训、现场评判,将教学案例和经典战例有机融合,并在战斗行动中穿插组织战斗动员、心理战攻防、召开战时支委会等战时政治工作课目,让学员在近似实战环境下锤炼摔打,实现了课堂与战场的有效对接。

  在蟠龙战役旧址,该教研室组织山地进攻战斗演练,在蓝军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教员引导学员召开“诸葛亮会”,寻找“金点子”,最终确定了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的战法,成功夺占高地。

  “在战争旧址现地教学,在战场推演战争,可以让学员的直观感受更加深刻。”该教研室左吕敏教授说:“一堂新课至少要打磨十几遍,但每次看到学员们很受触动,再辛苦感觉也值得。”

  “一处遗址就是一个红色课堂,只有串点成线,讲清史实背景、讲活感人细节,才能真正学有所思。” 该教研室副主任刘国伟介绍,学院现地教学不是碎片化的参观见学,而是积极构设教育集群,充分发挥矩阵优势。

  为了让现地教学体系化呈现,该教研室成立了多个课题组,集结了从事党史军史、党的创新理论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从红色场馆踩点、史料收集整理到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确保了现地教学的每一站都能释放出“真理的味道”。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8日 1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