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森林“粮库”让中国饭碗更丰盛

发布时间:2024-11-18 14:49:59 来源: sp20241118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森林“粮库”让中国饭碗更丰盛

  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吃饭问题是国之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开发森林食品”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被写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明确信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以经济林为主体的森林食物产量达到2.26亿吨,年产值超过2.2万亿元。森林食物已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为保障粮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快推进森林食品等林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托新兴技术,现代化的林下经济基地以及种植模式日益增多,逐步改变了过去“人种天养”的被动局面;同时,随着产业的发展,更多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食物品牌出现在大众视野,森林食品市场规模逐年稳步增长。

  技术赋能

  “产业大脑”让山核桃不仅种得好还卖得好

  进入3月,“沉睡”了一冬的浙江省杭州临安牵牛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核桃种植基地忽然热闹起来,工作人员忙着给林地施肥以及补种新的树苗,为核桃林新一年的生长做准备。

  杭州市临安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山核桃产区,这里的地形和气候十分适宜山核桃的生长,已有500多年的山核桃栽培历史。目前,全区山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7万亩,有15万左右的农民以山核桃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区山核桃的生产面积以及年均产量都位居全国榜首。

  临安牵牛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立平是临安本地人,从2000年就开始承包土地种植山核桃。王立平说,以前,当地种植山核桃的管理方式很粗放,因此收益不好,2017年以前,他经常亏本。直到2017年之后,市里的技术专家来当地指导,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也逐步被应用到山核桃种植基地中,才让当地山核桃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王立平的基地内目前种植有890亩山核桃林,去年秋天一共收获山核桃干籽5万斤,是2018年年产量的五倍还多。王立平自豪地表示,有了先进的技术,这么大的一片种植基地,平时管理只需两个工人就够了,十分省心。

  山核桃的品质受土壤、天气、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为了能够及时监测各类环境要素的变化,基地内安装了一个小型气象监测站以及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等物联网传感设备,这些设备收集到的数据会实时传送到临安区统一的山核桃“产业大脑”中,经过系统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环境情况以及病虫害的发生,为种植管理提供精准应对策略。

  临安区的山核桃产业大脑于2020年上线,是全国首个正式上线运营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应用平台。目前,平台已经归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气象等15个单位数据,覆盖种植大户、262家合作社、160家加工厂、80家协会企业和700余家坚果销售企业电商数据,可对山核桃种植、加工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的监管和服务。

  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农林信息中心主任罗煦钦告诉记者,临安区山核桃产业大脑上线,主要是为了解决“哪里合适种”“如何种得好”“如何加工好产品”“如何卖得好”这几个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种植方面,“产业大脑”可以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数据,通过土壤、地形、气候三项因子,开展适宜性评价,确定禁种区、宜种区,选出最适合山核桃林生长的地方。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产业大脑”安装有山核桃病虫害智能预警模型,将山核桃的四十多种虫害和七十多种病害的特征、形状以及防治方法等形成病虫害基础库,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对整个区域内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做出预测。同时,各个种植基地内的监测设备会实时监测并上传各类病虫害信息,系统则及时通过手机向管理者发出预警和治理建议。

  在销售环节,“产业大脑”基于阿里、抖音等平台数据,分析出山核桃热销商品、热销区域以及消费者喜欢哪些口味和什么规格,形成大数据报告,为品牌推广和企业的新品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

  罗煦钦表示,现在临安有60%左右的山核桃都是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以前没有“产业大脑”的数据指导,本地企业对于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口味的产品,该如何针对消费者喜好升级加工工艺和包装等情况往往一无所知。比如有的企业觉得水煮山核桃健康,但实际上大部分消费者偏好椒盐味山核桃。有了“产业大脑”的大数据指导,临安区一家山核桃加工企业开发出了“团圆仁”系列产品,2023年仅通过抖音平台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

  绿色产业

  林下经济美了生态富了口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是一片被绿树环绕的小山村,全村面积共26平方公里,其中有大约16平方公里是山林地。2021年,为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下洋镇以“长期得绿、短期得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村民们端上了“绿饭碗”。

  在上姚村一处朝南坡地上,高大的杉木林郁郁葱葱,茂密的树冠挡住了阳光,为树下带来一片阴凉。就在这片阴凉地中,一颗颗竹荪正在安静生长,等到6月份,这些竹荪就可以采收了。

  泉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胡金地介绍,林下套种竹荪是一个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收的产业。林和菌是一对“绝佳搭档”:树林可以给食用菌遮阴、提供氧气;而食用菌则可以给树木提供二氧化碳、有机质,促进树木生长的同时还能调节林地内小气候,形成林菌共生的生态群落。除了杉木林,松木林、杂木林、竹林也可以开发种植竹荪等食用菌,目前,下洋镇已有杉木林、竹林、百香果园等三个试验地种植了竹荪。

  上姚村的村民姚布兴说,以前,大家只知道种田,没有想过还有“绿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好在这些年,村里一直坚持巡山护林,留下的这片绿水青山果真变成了金山银山。

  林下生金,生态富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充分挖掘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不仅美了生态,还富了口袋。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渡马镇新民村,蜂农田再培的30多个木蜂箱就散布在山上的杉木林间。天柱县森林覆盖率达67.39%,山上遍布多种蜜源植物,花期长,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蜂。田再培去年收获了400多斤蜂蜜,一斤卖价至少80元。田再培说,现在网络普及,蜂蜜销售不再是难事。山里的野花蜜味道香甜,受到不少消费者喜欢。

  在天柱县,如今像田再培这样的蜂农还有不少。养蜂不会占用田地,也不耽误农时,还有很好的收益,这都得益于当地草木葱茏的良好生态。过去,天柱县的村民们大多过得是“背靠大山无收入”的苦日子,一些村民靠砍树为生,不仅破坏了环境,导致山体水土流失,收入也不高。近年来,天柱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的发展思路,一方面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发展林业产业,林下生态鸡、林下中药材、林下养蜂等林下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就林下蜂来说,截至去年年底,天柱县养蜂已达到2.1万箱,蜂农达260余户,蜂蜜总产值1570多万元。当地村民说,要感谢好山好水养出了好“蜂”景。

  品牌体系

  多样化产品提高茶油附加值

  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有一种很常见的树种,它的体形并不十分高大,长着椭圆形的叶子,果实圆圆的泛着红色。这种树叫油茶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被称为长在山中的“油库”,用它的果实所榨取的茶油目前是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前10位的油种。

  江西省是我国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中赣州市的油茶林面积、产量和产值位于全省第一位。在如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赣州市为了更好地提升本地茶油的影响力和销量,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一方面,打造“赣南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并大力扶持本地企业自主品牌,形成以地标产品为基础、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品牌各具特色的赣南茶油品牌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举办各类品牌营销活动,让赣南茶油不仅走进国内各大商超,还走出国门,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江西中新云农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的一家电商企业,从2016年起就开始从事茶油的线上销售。该公司运营总监肖云峰告诉记者,过去,大伙儿总愁茶油打不开销路。这些年,随着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线上购物,他们也找准时机,在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上开了旗舰店。除了依托大平台,赣县区还自己建设了3家电商平台,专门售卖茶油等本地特色产品,销售量也在稳定增长。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赣县区的几家电商平台和京东、淘宝等旗舰店同步开展了2024年“网上年货节”促销活动,不少油茶种植户还通过当下火热的直播带货形式来推销自家的产品。赣县区商务局电商股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赣县区依托电商培训机构积极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开展乡村电商直播培训,培养“乡村明星”,通过电商直播开拓农业新型销售渠道,助农增收。截至2023年底,已经有1680多名村民学会了直播带货。

  肖云峰说,从长远发展来看,茶油要想提升销量和附加值,需要打造品牌。没有品牌的茶油产品不仅卖不上好价钱,品质也难以保障。如今,在赣县区本地的电商平台上主推的是一个本地品牌的山茶油系列产品,该品牌目前主打的路线是“高品质”“有机”,品牌市场定位很明确。同时,产品也不再止步于粗加工的原油,而是通过深加工和更多工艺,开发出精制有机山茶油精华等多样化的新产品,提高茶油的附加值。

  为了保障品牌产品的高品质,赣州市还引导本地40多家油茶销售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和科研院所等组建了赣南茶油高品质联盟,通过统一产品标准、设立统一形象标识和包装设计等,引导赣州市相关企业统一采用母子品牌形式使用“赣南茶油”品牌开展营销,联盟所有产品均需经油茶国检中心检测才能进入市场。近年来,以“赣南茶油”为代表的赣州茶油品牌体系在国内的销量和影响力逐步提升,2018—2023年,“赣南茶油”连续六年登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王雅婧) 【编辑:房家梁】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