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研究“讲故事的人”?从非遗里看“共同体何以形成”

发布时间:2024-12-20 09:40:07 来源: sp20241220

  从民间说唱到被年轻人搬上舞台的木偶剧,从史诗文学到动画电影,“格萨尔王”的故事历久弥新,并在各民族的传唱间,成了一部多民族共享的史诗。格萨尔王的故事是一个缩影,民间文学和民俗中蕴含的民族团结故事一语道不尽,散发着中华文化迷人的光彩。这也是民革党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近年来关心的主题。近日,他应国家图书馆之邀讲述“非遗里的中华民族故事”。活动后,他接受《中国新闻》报专访,分享自己近年来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展开的研究经历,讲述非遗、民间文学为何能够承载和传递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林继富 受访者供图

  不出远门的乡村老妪从哪儿听到“远方故事”?

  “祝愿把加地货物运到岭地,把岭地金银矿藏运到加地去,让加岭商货常年来往不断息。”这是《格萨尔·加岭传奇之部》中唱颂汉藏经贸往来的一段唱词,其中“加”是对汉族及其所在地的简称,“岭”指代格萨尔统领的“岭尕”地区,是对藏族及其所在地的简称……林继富在讲座中说道:“说唱艺人将汉藏经贸往来的内容融入史诗,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汉族藏族团结友好的故事。”

  《加岭传奇》是格萨尔王史诗中众多分支的其中一支,因内容涉及云南迪庆的故事而在当地传唱开来。起初多为藏族民众传唱,后来逐渐被蒙古族、裕固族、普米族、白族等接受并发展出更多的版本。“《格萨尔》成为多民族民间文学交往交流交融并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见证。”林继富说。

  格萨尔王史诗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流传千年,一些民间故事则借助其他艺术形式,突破文字和地域限制,走进千家万户。一字不识的孙家香老人一生到过最远的地方不过离家25公里,却能讲述包青天、三国、二十四孝等500多篇民间故事。这样丰富的素材从何而来?1997年,林继富前往湖北长阳都镇湾见到孙家香,谜底揭晓——这些素材都是从农村的皮影戏里听来的。

  “皮影戏里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它的传播使得道德观念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限制,与更大的空间连接在一起,这是中华文化共有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形成的过程,也是以价值观念联结各民族生活的纽带,由此在表演中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林继富说道。

  非遗中体现的文化共同性是林继富近年来研究的重心。在他看来,关注“共同性”,正是理解、接受不同民族风俗的关键。因此,研究共同性既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也对“建立民俗学的自主学科体系”大有裨益。

  纤夫号子喊给谁听?为非遗找到新“听众”

  民间文学里有数不尽的故事,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有些故事逐渐失去了听众。“我一直认为在非遗十大门类的保护里,民间文学传承面临一些问题,‘生活’的能力偏弱。因为民间文学就是讲故事、唱歌、演讲史诗,这些传承人是没有什么经济收益的。但这种民间文学和民俗里恰恰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基因。”林继富说。

  如何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林继富认为,最重要的是适应人们生活和审美的需要。例如,“我在景德镇玩泥巴”一度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传统制瓷工艺配以明快的色彩和各种玩偶、小动物等造型,符合现代流行审美的元素出现在杯盘、音乐盒等年轻人喜欢的物品上,有网友戏称:“没人能空手走出景德镇!”

  “有关景德镇最核心的技艺就是瓷器制作,它保留了景德镇经典的色彩和纹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非遗融入生活的主要路径。”林继富随后补充道,“创新是有边界的,它的核心技艺和文化基因不能变,这是非遗保护的根本。”

  并非所有非遗都能如此转化。将当地民俗与旅游业结合,成了保护传承非遗的另一条出路。林继富以巴东的纤夫号子为例:巴东处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三峡腹地,河道里礁石密布,水流湍急,为行船带来极大的不便。为统一行船节奏、鼓舞士气,纤夫号子应运而生,常能听到“三尺白布,嗨哟!四两麻呀,嗬嗨!脚蹬石头,嗬嗨!”的号子声回荡在峡谷间。如今,木船早已被机动船取代,纤夫号子却依然唱响三峡神农溪河畔,成为三峡纤夫文化旅游节的名片。

  “纤夫号子是老一代人生活里的日常,现在已经不需要拉纤行船了,它不可能再回到所有人的生活中。那么就可以把它打造成当地的文化符号,用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林继富说。

  心怀家国天下 去研究“讲故事的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民间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用林继富的话来说,民间文学就是“讲故事、唱歌”,作为学者,他“专门研究讲故事的人”。

  对民间文学的兴趣源自林继富的成长经历。“因为我是农民的孩子,所以我特别喜欢民间文学。小时候放牛时玩游戏的经历让我对故乡和民俗的情结很深。”1982年,林继富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为了庆祝我考上大学,大队花12元给我家送了一场电影。作为回礼,我家请人来村里演了一场皮影戏,似乎冥冥中注定我以后要走上研究民间文学的道路。”

  1986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林继富放弃其他更好的选择,毅然前往西藏农牧学院,当了一名汉语言文学教师。此后8年里,他利用假期阅读文献、展开调研,围绕藏族的民俗文化及信仰撰写了多篇文章。从西藏农牧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到中央民族大学,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并享受着教书育人的乐趣。“能培养出这么多学生我觉得很快乐,我经常说‘老师精力有限,把你们培养出来,你们应该胸怀大志,不仅是关心个人的家,也要心怀家国天下’。”

  近年来,林继富带领学生相继前往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黔东南民族文化保护区,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研究。“如果我们不去回答时代的问题、不去回答国家在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这不是一个学者该做的。学者应该用学问服务于国家的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这样的学问才有价值,我们做起来也更有成就感。”(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程小路 宋珂欣 报道)

【编辑:李润泽】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