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制售!“特供酒”将再迎强监管

发布时间:2024-11-15 08:10:07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5月8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特供酒”将再迎强监管。

  5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对生产、销售、经营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以及发布相关广告、商业宣传等行为发出“禁令”。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身价上千元的“特供酒”

  成本只有几十元

  何为“特供酒”?

  “在市场不规范的早期,‘特供酒’确实在酿酒行业大量存在,许多企业利用人们对于特供、专供产品的猎奇心理专门开发一些专销产品。”白酒行业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向中新财经表示。

  2013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正式取缔了“特供”“专供”标识产品。

  2013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

  尽管如此,曾经“特供酒”的稀缺、高价值等特性给市场带来的消费需求,还是为后来的造假提供了基础。如今,“特供酒”与“专供酒”已成为一门用低档白酒灌装、勾兑的暴利生意。

  今年年初,公安部公布了5起非法制售“特供酒”案例,案值均达上亿元。据新华社报道,台州市警方介绍称,一瓶“特供茅台”酒成本价不到50元,通过分层经销以假乱真,末端售价只比真酒市场价略低。

  “犯罪分子瞅准了客户心理,假酒价格也随市场波动,但永远保持比真酒低一点。”民警表示,这样才能凸显渠道的“特殊”。

  “特供酒”为何屡禁不止?

  “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不仅损害了党政机关和军队形象,也扰乱线上线下市场秩序,欺骗误导消费者。早在几年前,相关部门就已对“特供酒”进行整治。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专项行动;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白酒标签不得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2022年,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

  然而,市场上“特供酒”的乱象仍难以完全根治。特别是在直播电商快速崛起后,“特供酒”的乱象进一步加深,各种标有“特殊渠道”标识的“内供”“军供”假酒在平台泛滥。

  蔡学飞告诉中新财经,“特供酒”屡禁不止的背后,表面看是消费者存在占便宜和炫耀的心理,本质上则是酒类品质教育具有滞后性,以及酒类产品销售监管法规存在漏洞,留下许多空白市场,给了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由于‘特供酒’销售渠道隐蔽,难以追溯,所以监管打击难度较大,并且产业链非常成熟,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需求,这些都给‘特供酒’的清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多地严打“特供酒”黑产链

  近期,公安部发起针对“特供酒”的“净风”行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冒用党政机关、军队等名义,生产、销售所谓“特供”“专供”等假酒犯罪活动。

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 截图自短视频平台。

  蔡学飞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除了包装外盒、瓶身外,还针对产品标签等附属物料也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等于查漏补缺,要求更加细致,可以进一步规范相关产品生产与销售,打击擦边球与浑水摸鱼的情况。

  “总的来看,随着国内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酒企的普及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消费者酒类知识的增强,随着消费者理性回归,以及厂家产品服务的不断加深,‘特供酒’乱象将得到遏制。”他说。(完)

【编辑:李岩】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