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为增进合作提供启迪(国际论坛)

发布时间:2025-01-08 13:31:59 来源: sp20250108

  我从小就对中国感兴趣,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学习中文期间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了解。硕士毕业后,我前往山东大学(威海)学习,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结识了很多真诚的中国朋友,也深入了解了当地社会和文化。我游览中国多地,学习了中国艺术和古典建筑相关知识,坚定了成为一名汉学家的梦想。

  我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数年前,我受邀将《论语》译成马耳他文。这是我一直想完成的工作,因为《论语》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文学和哲学著作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典籍之一。

  我用两年时间直接从中文原文翻译了《论语》。《论语》词约义丰,理解起来颇具挑战性。我在译文中添加了评论和解释,努力让译文更加易懂,便于马耳他读者理解古老的东方智慧。2022年,《论语》马耳他文版亮相马耳他图书节。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马耳他文化界专家给予这部译著好评,认为“这是翻译界的一大盛事,填补了马耳他文学研究的一项空白,为马耳他学者研习儒家经典、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帮助”。这些评价让我备受鼓舞。

  通过翻译《论语》,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孔子提出了许多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原则。时至今日,儒家仁政思想蕴含的善治理念依旧能为世界各国增进合作、携手加强全球治理提供启迪。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清晰表达了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愿景。

  不少马耳他人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因为马耳他除了有孔子学院,还有在欧洲成立最早的中国文化中心之一——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传统中医诊疗以及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在马耳他推广。现在,越来越多马耳他青少年对学习中文感兴趣,马耳他将中文教育纳入公立中学的选修课程,我曾参与制定教学大纲。

  马耳他同中国建交已经有50多年。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已经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今后,我希望翻译更多中国典籍和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化在马耳他进一步传播、为促进马中两国民心相通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为马耳他汉学家、马耳他大学客座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03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