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记录:传承人口述调查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13 13:20:49 来源: sp20241013

原标题:视觉记录:传承人口述调查的新方法

非遗学使我们明白,现在采用的传承人口述史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非遗记录和保护的需要,于是一种新方法产生了。

本世纪以来,源起于历史学的口述史,又多了一个分支,即传承人口述史。口述史是从历史的亲历者那里通过口述调查而获得重要的史料,这对于以往单凭文献资料记录的历史来说,似乎是一种鲜活的、具体的、还原于现场的、更接近真实的补充。于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争相采用口述调查的方法。口述史的谱系便越来越多。

从非遗学角度看,传承人口述史的意义更为重要。由于历史上非遗从无文字的著录,而非遗最重要的内容——记忆和技艺,全都保存在传承人的身上。这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传承中断,记忆和技艺就会立即丢失,这项非遗也就消失了。只有通过传承人的口述记录,将这些无形的记忆和技艺转化为文字,才能将其确凿地保存下来。故而本世纪以来,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和非遗名录建立肇始,对传承人的口述调查便成了普遍采用的不可或缺的方式,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同时,也是为非遗立档最可靠的方法。“传承人口述史”在非遗事业的发展中功莫大焉。于是我们将“传承人口述史”这一概念确立下来,得到学界一致的认可。随即,我们展开了对传承人口述调查的方法论的研究。由于这一学术的自觉,使我们渐渐形成一个科学保护非遗行之有效的方法。

传承人口述史与传统的民俗学采风和社会学调查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民俗学调查的对象和内容要广泛得多,传承人的口述调查对象却单一又明确,即传承人。调查的核心目的是要将传承人身上的无形遗产记录下来。一是记忆,一是技艺。所谓记忆,是指保存在传承人记忆中的与非遗相关的一切。包括传承人个人的身世、家族谱系、传承源流、文化环境、风俗仪规、生活方式、人生历程、传世经典,以及传承人对非遗的认知、观念、知识、经验、自我判断等。技艺是指传承人独特的技艺,包括全部技能、诀窍、口诀、工具、材料、经验,及其程序和从头至尾的全过程。

过去的调查方式是录音和文字整理。这是来自传统的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调查方法,也是二十年来我们对传承人的口述调查主要采用的方法。但是,今天从非遗学的特性和需要来看,这种方式就远远不够了。

首先,从非遗特性的角度说,非遗是形象的、活态的和动态的事物,而抽象的文字记录和表达的能力都非常有限。

其次,从非遗保护的角度说,非遗需要建立档案,就需要完整和形象地记录非遗,单凭文字很难做到;这就无法将非遗真正保留下来,无法达到非遗档案特定的要求,无法满足非遗博物馆展陈的需要,无法用它检验非遗传承中的得失,无法用来做更深入的非遗研究。

传统的单纯的文本式口述调查显然落后于时代了。

最早采用视觉方式作为调查手段的是人类学。这与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发明有直接关系。此前,人类学学者在田野工作时,常常会感到文字书写的局限,抽象的文字无法呈现事物原本的形态与景象。那时他们手里还没有照相机,有绘画能力的学者便用笔描绘下来。其他如动植物学者、地质学者、考古学者、民俗学者等也都这么做。

后来随着照相机的发明,视觉记录自然而然进入了田野调查。及至摄影机诞生,事物的动态也能被神奇地记录下来,摄影机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调查工具,并很快推广开来,渐渐成为人类学者田野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视觉记录不仅是一种方法,还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于是“视觉人类学”或“影视人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概念应运而生。我国的视觉人类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本世纪以来有了长足发展,日趋成熟的人类学的图像记录给非遗调查开启了方便之门。

始于本世纪初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对非遗的田野调查,便普遍采用视觉记录。开始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直到2005年启动“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工作时,明文规定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必须有视觉(摄影和电视录像)材料。这一规定客观说明了视觉材料所拥有的物象本真的意义,是单一的文字材料不具备的。当然,从非遗学的角度看,这样的视觉记录还不具有真正的学理性。

非遗学的视觉记录,其目的是为非遗保存真相,也就是保存原生态。作用有四:一是作为确凿的档案,二是作为传承监督直接的依据,三是作为博物馆的藏品,四是作为研究必备的资料。

这是非遗学的需要。

当然,非遗的视觉调查与记录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文本调查相结合。但必须强调,它不是文本调查的一种辅助,或者一种旁证和印证。这是一种传承人口述史调查的新要求和新方法。

新的传承人口述的调查方法中,视觉与文字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图像比文字更直观、更客观。正如西方早期视觉人类学家所强调的,只有视觉记录才能“永远保存人类的行为”。

但传承人的视觉记录要求必须是:完整性、具体性和专业性。

完整性是指发挥视觉记录的优势,将相关传承人的一切用影像记录下来,将传承人技艺的全过程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具体性是指注重该项非遗的细节和关键环节;专业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从非遗学的专业出发,二是具有摄制技术的专业能力。

传承人口述的视觉调查还有几个应该强调的理念上与工作上的要点:

首先,先前的传承人口述史是文本格式的,在口述调查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录音和文字整理,视觉记录(摄影与摄像)只是辅助手段。现在的传承人口述史是文字和视觉两种格式。视觉记录不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了。新的理念是:图文并重,相辅相成。这样,在访问传承人之前,必须统一设计与安排。口述文本的方案,同时也是影像摄制的脚本。

这就要求访谈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要预先充分了解传承人,一是不能只凭随机发问;二是针对普遍存在的“镜头恐惧症”,缓解传承人的紧张情绪是口述调查能否完美的关键之一。

此外,要为视觉记录安排好机位、光源,以及声音采录的设备;要对非遗传承的关键细节(如独门绝技)心中有数;要对拍摄设备与技术有专业性要求。只有保证视觉记录的专业性和高质量,最终形成的口述史才有档案、收藏和研究价值。

在培养非遗学的学生时,应安排视觉传承人口述调查与影像摄制的课程。虽然视觉的传承人口述调查可以由文字、音像摄制等不同专业的人组队来完成,但如果非遗专业人员兼任摄制,在田野工作时会更独立更便捷;所形成的图文并茂的口述史也会更充分、翔实、完整。

视觉的传承人口述记录与普通的电视片不同。它不以完成一部影视作品为目的,而是事无巨细地记录,记录内容愈丰富愈能充分体现非遗的本身。这种来自田野的全部调查素材是博物馆所需要的藏品,而视觉记录的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剪辑,如非遗博物馆的展陈中的宣传片。

现在,我国的非遗影像相当火热,越来越多的非遗纪录片正在源源不断涌现出来。这既是源于我国非遗的体量巨大、多彩多姿、纷繁精彩,又因文旅对非遗影像的应用有着广泛需求,同时也与人们对非遗的兴趣日益增强及影视界的积极投入有关。但这些影像大多属于普及传播的层面,还不能满足非遗本身的需要——保存、保护、研究。非遗学期待一种从自身的立场和需求出发的视觉思维和记录方法。这就必须将相关的工作与研究的体系建立起来。

从人类学到视觉人类学的历史我们看到,科学始终助力于人文,人文一直借助于科学。我们现在开启的关于视觉的传承人口述调查是一种新方法,还是一种新思维呢?回顾一下“视觉人类学”走过的路,我们是否正在走向一个崭新的学术空间——视觉非遗学?今天,非遗学正式登上学术的舞台,又恰逢视频技术高度发展、快速普及的时代,这不正是我们建设“视觉非遗学”的好机会?科学在日新月异,我们要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思维与科技手段,加强非遗学科建设,以使非遗的生命及其魅力得到长久地保存和发扬。

(作者:冯骥才,系作家、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研究院院长)

(责编:郝帅、申佳平)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