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甲骨文遇见当代知音(人文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20 13:17:46 来源: sp20241220

  图①:商周文字和秦文字中的“徹”。   图②:善夫吉父鬲,现藏于中国文字博物馆。

  杨熠将吉林省博公布的甲骨与以往材料(黑白拓片)缀合的新成果。   以上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甲骨文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记者走进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复旦古文字中心”),探访甲骨文的当代知音,了解这项“冷门绝学”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甲骨文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底蕴。

  ——编  者  

  

  文字诞生的那一刻,如同劈入混沌世界的雷电,照亮了蛰伏的文明。自此,万物灵长的智慧突破时空加速传承,这是亘古未有的奇观。

  商朝晚期,中国形成了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彼时,商人好问,问天问神问祖先。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在龟甲兽骨上契刻文字,称为甲骨文。

  会与不会,能与不能,吉与不吉……在商人看来,答案蕴藏于此。卜问的内容,刻在卜兆的旁边,即甲骨卜辞。西周以后,这种传统渐趋式微,卜用甲骨上的文字就难以见到了。

  直到1899年,沉睡已久的远古密码只是发出微弱的信号,就被清朝金石学家王懿荣敏锐地捕捉——一片甲骨惊天下,打开了紧闭3000多年的文明大门。百廿年来,几代学人如老吏断狱、神探破案,从历史的缝隙中探求线索,考释出佶屈聱牙的文字逾千个。

  而今,前人留下的未释甲骨文字仍有2000多个。幸运的是,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后人的指尖,甲骨文遇见了当代知音,一批潜心破解古文字的学者不断释读出新字,使“冷门绝学”焕发新活力。

  “完全考释”之难堪比发现行星

  曾有学者说“释出一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可见研究古文字的难度。

  正因为难,中国文字博物馆近年来几度发出甲骨文破译“悬赏令”,单字奖励10万元不等。复旦古文字中心有3位学者获奖,成为目前“揭榜”最多的科研机构。

  考释,就是找寻某个字的前世今生,以及与其他字的未了情缘,该中心团队的代表陈剑教授喜欢如此比喻。他近年破译的,是此前完全不认识的两个甲骨文字形,即“徹”字古体的另外两种写法。

  《说文解字·攴部》中记载:徹,通也。甲骨文有一已识字,弯曲的手指代表用力,撤去礼器鬲,以此表示“徹(撤)”。论证发现,这个字在演化时发生了两个变化:用力的手变作“攴”,同时添加了代表行动的偏旁“彳”。新释出的字形,左旁则为“示”上有“贝”或“血”,是“徹”的表意字。

  这在古文字演变中属常见现象。该字本有“徹去祭器或祭品”之意,传世先秦古书中就有“既祭,令徹”等说法。最后变成“徹”,简化汉字写作“彻”。

  由此不妨想象,3000多年前的一次祭祀,肉在鬲中烹煮,热气蒸腾,商人虔诚膜拜,献给祖先。如今,这些陈列在博物馆的器具,看似悠久古老遥不可及。但透过与鬲相关的“徹”字,仿佛看到每件器具曾经的使命,背后承载的王朝气象和生活情境重现眼前。

  “其实,这并非我最有成就感的破译。”陈剑自谦地认为,此次技术难度不算高。但背后则是数十年积累的功底:既要谙悉甲骨文字形体的笔画特征,全面梳理用字情况,又要深入把握已识字形的演变序列和规律,用动态的眼光审视,从已知推导未知。

  采铜于山,抽丝剥茧,陈剑视作智力上的享受,是自己经常一个人玩的“游戏”。平常走路、排队,总有些零碎时间,看见某些字词便能想上半天。“给一个字,我就能想到很远。考释就是把字词织成一张大网,看能联想起多少。”

  当然,实现“完全考释”,除了字形考订,还需辞例解释。把考订结果放到所有的甲骨卜辞中通读,如果辞意顺畅、了无滞碍,则证明是可靠的。从收集资料到比较各家之说,步步论证驳难,最后被认可征引、收入辞书,一路跋涉。

  甲骨文考释更像自然科学,需要确凿证据,发表用时极长。如陈剑2019年写成的《甲骨金文用为“遊”之字补说》,初稿写于2010年。这类文章资料详赡,引证宏富,有的字数达7万之多。一些聚讼纷纭的议题,经他研究,往往有涣然冰释之感。

  外人看似枯燥,他则乐在其中,半夜里时常灵光一现。早年间,床头总少不了铅笔,当灵感突袭就立刻写在墙上,待天明再细细整理。“读着自己写过的文章,觉得很嗨。”说到这里,陈剑笑了。漫长,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史学家李学勤认为:“古文字学的基础工作仍应以释字为首位。字不能释读,很难谈到其他研究。”百廿年来,考释条件成熟的甲骨文渐次释出。

  1903年,刘鹗在自行刊布的《铁云藏龟·自序》中轻轻松松认出40余字,其中30多字是正确的;1904年,孙诒让得到《铁云藏龟》,“穷两月力校读之”写就《契文举例》,又释出185个字。

  其后,经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于省吾、唐兰、李学勤、裘锡圭等名家接续努力,约1/3的甲骨文得以考释。余下的,都是“硬骨头”。如“酉”字加几个斜点,出现上千次,至今未有确释。

  行过千山万水,眼前豁然开朗。目前,全世界专攻甲骨文的学者约50人,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也有一批学者。正是他们,通过商人衣食住行抽象成的拙朴笔画,还原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烟火人间,让文明的乐声远远传来。

  残片有待破镜重圆

  “癸亥卜贞:旬。三月。乙丑夕雨;丁卯明雨;戊小采日雨,烈风;己明启。”

  这是一段卜辞,大意为三月癸亥这天卜问,下旬没有灾患吧。验辞显示,这一旬的第二天乙丑夜间下雨。到第四天丁卯天明下雨。第五天戊辰傍晚,既下雨又刮烈风。第六天己巳天明时,云散天开。

  通过这则天气记载,可知商朝设有专门观测气象的官员。遥想当年,依然充满玄幻色彩:负责卜问的人念念有词,身旁放着经过整治的甲骨。炭火熊熊,烧炽的荆条被抽出来,明火吹灭后,烫灼甲骨上的钻凿。“卜”的一声,甲骨的表面显现出不同的裂纹……

  作为中国最早的气象记录,这段卜辞弥足珍贵,收录于《甲骨缀合汇编》第776则。然而,其材料原本残缺太甚,后经拼接方才破镜重圆。

  甲骨出土,中华文化立即与殷商接通了血脉,这是后人追溯千年文明的拼图。遗憾的是,当时正值晚清,国力衰弱,收藏者把它作为私产,另有许多流落国外,导致研究支离破碎。

  目前存世的甲骨中,正式发表的逾8万片,其中碎片占90%以上。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

  残片俯拾皆是,而复旦古文字中心研究员蒋玉斌便是大海捞针的人。记载天气的这版甲骨,就经蒋玉斌缀合,“烈风”的“烈”字也是他考释的。

  现实中,研究者很少亲手拿着残片按图索骥,大多依靠拓片及实物照片汇编的资料。买书,读书,再买书,蒋玉斌的研究室被堆满了,几乎无处下脚。龟甲和牛肩胛骨标本则是案头必备,他时常观察摩挲,对相关部位了如指掌。

  这些年,他翻了数十本解剖学书籍,还炖过不少牛扇骨,观察血管进出骨头形成的痕迹,及其在拓片上的呈现。“讨论甲骨文本的物质性,看实物形态与卜辞的关系,收获很多。”

  如何判断缀合成功?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多年来,相关学者接续完成7000多组缀合。这些甲骨实物和公开材料,早在他们头脑里形成了数据库。

  而作为一门活的学问,甲骨研究是变动不居的。这些年,安阳师院“殷契文渊”、河南大学“缀多多”、首都师大“校重宝”等平台和小程序陆续上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纳、研判、拼合,逐渐由学者的构想变为现实。

  6600余条,300万次访问,复旦古文字中心“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在今年初上线,将缀合情况、出处等资料汇于一处。“不少学者费心整理,却发现前人已有成果。我们持续更新,就是希望方便大家,避免这类情形。”项目发起人之一、博士生杨熠说。

  于初学者,第一片缀合很重要。每隔一周,蒋玉斌就手把手指导年轻弟子,往往是五六个小时。前不久,他与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发现吉林省博物院公开了一批残片彩照,师生兴奋不已。新的缀合很快出来了。“一旦发现缀合,大多数容易验证。成就感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心情也许一般人难以体会。但缀合研究,像是连接时空的桥梁。有些“断烂朝报”的旧材料,一经缀合,价值倍增。最有名的,要数王国维的一则缀合。

  对于《史记·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当年的学者大都半信半疑。1917年,王国维拼接残骨,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世系卜辞。对照后证实《史记》所载大体可信,也纠正了其中个别谬误。

  自此,“东周以上无史”的观点不攻而破,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诚如郭沫若所言:得见甲骨文字以后,古代社会之真实情况灿然如在目前,《诗》《书》《易》中的各种社会机构和意识才找到了它们的源泉。

  一片一片缀合,一代一代钻研,哪怕只拼接两张残片,也可能激活背后的古老基因。古老神秘的王朝,不再是典籍中的虚影,甲骨上的符号生动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中华文明的标注。

  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绿松石嵌文字、记录捕猎巡视的一件甲骨引人注目,这是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孤品。新馆不远处就是殷墟遗址核心区,一脚跨越3000年,观众仿佛与先人呼吸相闻。回望汉字“家谱”的开头,真是意味深长。

  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假如没有文字及传承,我们对过去将一无所知,万古如长夜。从这些“商朝日记”可以看到,古人宴饮演乐、坐车出行,还有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天气对农事的影响,等等。

  除了还原历史的面貌,我们的文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能看出我们的文化。甲骨文是商朝祖先留下的最宝贵遗产,他们以细致的观察和惊人的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

  复旦古文字中心主任刘钊说,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不少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记录思想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体会古人造字时的立意——

  “得”字像手持贝,表明古代的“贝”为宝物或用作货币。“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古人有以水为镜的习惯。“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角度是保护,从孩子角度是依仗,蕴意丰富,又充满人情味……

  不仅如此,一些甲骨上的文字,具有稳定而富张力的结构,采取了近似毛笔墨书的刻铭方式。用笔、结字、章法,颇具法度。拙朴的刻痕演变出篆隶楷草,后世书法的各种元素,在这里可以找到源头。

  “我们能读懂几千年前的古字古书,全世界独一份。”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葛亮说。甲骨文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自源文字,其他如古埃及圣书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等,由于使用人群和文化遭遇剧变,最后成了“死文字”。

  “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以甲骨文为源头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与之相辅相成的结晶。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显而易见的是,作为集体记忆,甲骨文遇见了更多当代知音:

  有网友制作文字表情包,将甲骨文绘成动画,再现祖先的信仰,还有爱好者通过短视频说文解字,被粉丝催更。

  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人们在书房画室里练字,体验甲骨文书法艺术,使转提按,流畅婉转。游客一出高铁站,道路、商圈、文化空间,都沉浸在甲骨的世界。

  …………

  如果你是教师,请组织学生上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吧,讲解汉字的起源。

  如果你准备旅行,不妨到博物馆看看殷墟甲骨,见识一下震惊世界的古老文字。

  甲骨文,像无法言传的老人望着我们,仿佛有很多话想说。她从历史的拓片间复原古老文明尚且年幼的面目,回答着那两个永恒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4日 0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