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华人学者圣童解读中国“龙”文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5-01-07 05:46:26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悉尼2月13日电 题:澳大利亚华人学者圣童解读中国“龙”文化特征

   中新网 记者 顾时宏

  “随着澳大利亚华人数量的增加和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特别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长期贯彻和有效执行,本土民众对中国‘龙’的认知已经发生转变,而且开始有意识地区分中国‘龙’与西方Dragon之间的不同。”澳大利亚国际流散文学艺术研究协会研究员圣童博士13日在悉尼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表示。

  圣童说,中国的“龙”概念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8000年以前,跨地域范围之广更是令人惊叹。从1994年辽宁阜新查海兴隆洼遗址出土的近20米石堆龙形到1998年湖北秭归东门头遗址出土的10米多150块鹅卵石堆塑的龙形,显示了中国先人对“龙”的认知深度,而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片更加突显了这种认知的主体立场。但同时湖北东门头遗址突出的“太阳人”图像和6500年前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红山女神”头像、相关庙寺及祭坛遗迹,又说明至少在8000至6500年前中国先人的信仰崇拜在于人格“神”而不是“龙”,“龙”只是他们生命生存最重要的“守护灵兽”。这就给认知“龙”形象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极其冷静的视角。正因如此,一直以来“龙”都是具有正义和保护性的吉祥、威武且强而有力的正面形象。

  “这样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用西方的图腾理论来套弄中国龙文化是危险的,它直接拉低了中华远古文明的高度——动物崇拜肯定低于人格‘神’崇拜的文明高度。”圣童分析说,虽然图腾理论在西方的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其本身存在漏洞和局限性,不适合一刀切地应用于对人类远古文明的衡量与考察。把中国“龙”降维在图腾概念之下,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过度影响。在强调中华文化自信的21世纪新历史阶段,排除这类影响非常必要。当然,把“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对中华文明进行承载和传播未尝不可。事实上,我们今天的“龙图腾”说法,更多地应该理解为语言属性的比喻式情感表达。

  圣童指出,西方Dragon概念的缘起始终同“邪恶”、“凶残”等意象密不可分,在这样的惯性思维驱使下,他们对中国“龙”的印象势必会因误解而严重曲解,甚至会很负面地看待中国“龙”。因而对中国“龙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跟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对自身文化的认知浅薄和不自信脱不开关系,比如不求甚解地将Dragon同汉语“龙”这个词进行对译。类似的问题目前在中国学界还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不过,随着中国大国形象的树立和自身文化的充分表达,这种误解和曲解在近几年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

  “所幸的是,目前澳大利亚很多人会用中国‘龙’彪炳自己的生肖,认为这个生肖吉祥美好。这与澳大利亚华人坚持不懈地传播中华文化是分不开的。”圣童说。

  谈及中国龙在华人的精神世界里是怎样的文化内涵,圣童表示,华人在海外总有一种漂泊感。在文化归属问题上他们非常敏感。“龙”这个符号就像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烙印一样,已经强大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支撑,仿佛是对自己血脉的一种命名。同时,“龙”富有保护性的正义、吉祥、威武与力量强大的内涵也始终卫护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坚定着他们的意志。

  他认为,从比喻的角度来说,西方社会常把“龙”视为对中国乃至中国文化的一种标志。说起“龙文化”总会伴以“历史悠久”、“古老神秘”、“传承不断”,在忽略“龙”的精神内涵同时,难免形成“现代性不足”的印象。

  “但我相信,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大力张扬,这种印象会得到转变。”圣童坦言。

  在圣童看来,2024是进入21世纪后的第二个龙年。今非昔比,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高度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影响也将同步。这个现实首先会让西方对中国的“龙文化”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中国“龙文化”的本质与精髓必然会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反过来加强西方对中华文明的深入了解。这对消除他们长期以来对东方文明积累的误解,无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完) 【编辑:陈海峰】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