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上的助农讲堂

发布时间:2024-11-05 06:38:25 来源: sp20241105

8月5日7时50分,地处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三等小站乌伊岭,开往佳木斯的6274次列车静静停靠在站台上。清晨的阳光洒下,列车裹上了一层金纱,连旅客脸上的笑也是金灿灿的。

28岁的展志欣和几个乡亲有说有笑上了车。自从他回乡开办了菌类养殖基地,曾经的乡亲都开始叫他老师,今天又有几个乡亲慕名来找他。

“志欣,又有新学员了?”担当列车乘务的牡丹江客运段列车长郑福刚走进车厢,看到展志欣眼前一亮。

“哥,尝个包子,猴头菇猪肉馅的,我们基地培育的新品种。”展志欣笑着递过去一个包子。

“这个不急,你先和我去3车厢,我们办了个山特产宣传展示会,还有3个小时才到站,你就在车上直接讲课吧,好多人等你呢。”郑福刚拉着展志欣就走。

44岁的郑福刚在这趟车上工作了8年,这趟车从乌伊岭开往佳木斯,途经伊春、汤原等23个站点,速度虽慢,站间票价只有4元钱,一直是沿线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展志欣读书、工作、回家,都是坐这趟车,多年的交往,两个人也成了朋友。

在乡亲们眼中,展志欣是大家的骄傲,作为乌伊岭镇少有的大学生,年纪轻轻便在云南昆明一家食用菌公司任培训主管,年薪高,可就在两年前,展志欣却做了个意想不到的决定,辞职回乡。

“你咋想的?”有人问。

从“春城”昆明,回到偏僻的小兴安岭,这令乡亲们惊愕。

“咱家遍地是宝,我们抱着‘金碗’呢。”展志欣说。

乌伊岭出自蒙语,意为“长满树林的山岭”,这里山上长满红松,也盛产榛蘑、猴头菇等食用菌,自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当地居民开始转向林下经济,开展菌类种植,但因种植技术不过关,产品的品质始终达不到收购商的要求,销路一直不好,再加上地处偏远,村民收入也始终不高。

“我在大学专门学习研究食用菌,在昆明从事的也是野生食用菌科技种植,咱们家乡自然条件好,菌类多,我想带乡亲们一起开办菌类种植基地。”这就是展志欣的初衷。

回乡后,展志欣拿出多年来的积蓄,在乌伊岭林场创办了食用菌种植基地,专门培育种植以黑木耳、猴头菇、松茸等为主的食用菌,创办“红松林”品牌。之后,他又在伊春市山珍食用菌种植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技术员,专为乡民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3年来,他共培训了400余名林区居民,指导开办了多个珍稀食用菌有限公司,由他指导创办的山珍品牌,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

大伙的钱袋子鼓了,展志欣却更忙了,来找他学种植的人越来越多,他一周就要两次往返乌伊岭和伊春,郑福刚所在的这趟“慢火车”,就成了他的“通勤车”。

“你想为家乡做点事,我们也搭把手。”郑福刚想到车上的乘客大多是沿线林区的居民,几乎家家都有种植需求,干脆在车上开一个“山珍大讲堂”,让过往的乡民都能免费听课。

在郑福刚和所在单位的建议下,今年6月,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对6274次列车进行了装修,打造乡村全面振兴主题车厢,挂起菌类宣传展板,介绍种植知识。郑福刚所在车队党总支也行动起来,帮种植户对接佳木斯、鹤岗、双鸭山等地市山珍经销商。

“种植配料可以用新玉米芯和豆饼粉,比例要控制好,咱们北方天冷,每年二月份制袋,最好有恒温设备……”展志欣详细讲解着,大伙认真地听着。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