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强指挥能力 练好战斗本领 练硬战斗作风(强军一线)

发布时间:2025-01-08 16:57:50 来源: sp20250108

  图①:联勤保障部队某团在荒漠戈壁组织演练。   刘 宇摄   图②:火箭军某部某发射分队官兵列队演练。   陈 浩摄   图③: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官兵进行实战化训练。   李 彬摄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坚持不懈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实案化对抗性训练,加强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

  紧盯现代战争之变,聚焦备战打仗之需,近年来,全军部队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涌现出一批训练实绩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的先进典型。

  日前,中央军委印发通报,对9个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20名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予以表彰。记者探访4个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走进实训演练现场,呈现我军推动军事训练全方位变革、整体性提升的实践探索。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

  “攻下别人攻不下的山头”

  本报记者  李龙伊

  在岭南某地的一场全要素实兵对抗演练中,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作为红方主攻力量负责率先进行抢滩登陆。演练开始后,战场态势犬牙交错,攻防角色互换频繁。蓝方挡住红方的第一波次进攻后,在岸滩火力的支援下,企图阻止红方两栖部队登陆。

  “我们连请求担任夺占蓝方指挥所任务,保证扭转战局!”面对这一局面,“硬骨头六连”连长立刻向红方指挥员请战。根据红方指挥员安排,连长继续担负海上指挥任务,连队指导员带队执行夺占蓝方指挥所任务。

  地面铁流滚滚,空中战机轰鸣。在舰炮和空中火力的掩护下,六连成功突破蓝方岸滩阵地。在装甲车辆的巨大轰鸣声中,嘈杂的电台里传来了指导员孙斌斌坚定的声音:“下车战斗,执行!”趁蓝军还未作出反应,穿插小组迅速跳下步战车,从两侧冲入密林隐蔽行动。

  面对复杂环境和艰难条件,指导员沉着指挥、临机应变,全连官兵蹚过深水逆流、穿越山丘丛林、攀爬陡峭悬崖,不到两个小时就占领了蓝军纵深阵地。

  作为一支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六连参加过161次战斗,先后涌现出15名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以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的“硬骨头精神”享誉全军。

  “瓦子街战斗,战斗英雄刘四虎在格斗中连续刺倒7名敌人;小尖山战斗,排长林祖武战至最后一人……遇到困难,我总会想起连队先辈在战争年代总能够啃下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攻下别人攻不下的山头。”演练结束后,指导员现场总结经验,带领全连官兵重温连队历史。

  昔日的战火硝烟散去,刺刀见红、有我无敌的血性化作连队血脉,融入一代代官兵的基因。连队官兵渴望赓续革命先辈的战斗精神,在未来战场上打出“硬骨雄风”。

  (石伟、金硕参与采写)  

  

  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

  “备战遇到什么,就深研什么”

  本报记者  金正波

  深夜,某海域,一张舰机联合立体封锁网布阵海天。一条钢铁“巨鲨”隐匿潜行,时而静默悬停、时而机动迂回……几番曲折,又一次隐蔽穿透对手阵地,成功从深海突围。

  舱室内,执行此次任务的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官兵来不及欣喜,便投入下一场“战斗”中。多年来,他们不断锤炼打赢本领,用一次次隐形突击掌握深蓝战场主动权。

  那年春,正在执行任务的艇员队突然发现一艘“敌”舰。各战位密切协同,成功捕捉目标踪迹,准确掌握对手一举一动。“这就好比一把利刃抵在‘敌人’的咽喉,对方胆敢轻举妄动,我们随时可以给予致命一击。”艇员队某军官说。

  打仗要硬碰硬,训练要实打实。艇员队强化重点课题专攻精练,千方百计挖掘人与武器的最大潜能,在高强度、高难度的极限条件下寻求突破。

  一次演习中,上级要求艇员队在复杂条件下,精准打击“敌”编队内的一个特定目标。这项“点穴”任务充满风险挑战,所有人都为他们捏了把汗。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败不了的敌人!”艇员队铁了心要把这项任务完成。他们围绕探寻武器捕捉目标的极限能力组织集中攻关,从战时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形入手进行设计,经过上百次摸索,最终制定出某型武器攻击对照表。

  “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武器直奔目标而去,圆满完成精确打击任务。谈及成功秘诀,艇员队官兵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四个字:钻研打仗。“备战遇到什么,就深研什么。”近年来,艇员队瞄准实战靶心,常态化开展作战问题研究,大力创新战法训法,不断提升打赢能力。

  “让官兵们多贡献训练的金点子。”艇员队军官介绍,他们充分发挥官兵在战备训练中能直接感知问题的优势,积极搭建成长平台,推动艇员能力素质成长,实现战斗力节节攀升。

  (练伟参与采写)  

  

  火箭军某部某发射分队——

  “战备不避难,打仗才不会难”

  本报记者  金正波

  近日,火箭军某部某发射分队官兵,趁着夜色离开营区,向着深山进发,执行驻训演练任务。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这个无名山坳,分队长张明已全副武装。警报声四起,官兵们火速拿起装具,直奔战位……大家动作很快,张明却不满意:“按理说还能再快5秒,问题出在哪里?”

  这是驻训的一个普通清晨,也是该分队备战打仗中追求极致的缩影。用张明的话说,弹在架上,引而待发,必须时刻拧紧备战发条。

  上午,分队组织训练抽点考核。但考核组抽点的导弹操作手(又称“号手”)多是替补,考题中又有四成是险难课目。张明说:“战备不避难,打仗才不会难。”

  考核非常严格,四处架着摄像头。三级军士长武晓现介绍,考核全程会被多角度记录下来,甚至呼吸和情绪上的变化,都可能成为“扣分项”。

  “通信中断,模拟敌机将在发射窗口时间临空。”分队考官的一个问题让考核现场立刻紧张起来。打,发射架可能被摧毁;撤,无法完成任务。摄像头清晰记录下了号手从紧张到额头冒汗的变化。

  武晓现认为,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有助于提升打赢能力。分队要求号手将这些日常考核中的经验或教训一一记录下来,及时总结,以利再战,他们称之为“胜战台账”。

  分队二级上士毕琼豪的“胜战台账”记了厚厚一本。在一次专业技术考核中,面对考官连问的11个刁钻问题,他都对答如流。前不久,分队参加实战演练,毕琼豪和他的战友们靠着这本台账,在实战背景下连续成功“发射”数枚导弹。

  驻训持续,张明正筹划着“极限课目”——“三抗一倒”训练,即抗缺氧、抗饥饿、抗疲劳和倒时差训练。也正是这样的训练,让分队八成以上定岗号手具备“一专多能”,连续两年在专业技术考核中夺冠。

  (田亮、王天林参与采写)  

  

  联勤保障部队某团——

  “细微动作关系生死成败”

  本报记者  李龙伊

  烈焰燃烧、硝烟弥漫、枪炮轰鸣……隆冬时节,联勤保障部队某团训练场热火朝天。一辆运输车如猛虎般将火焰撕开一道口子,向前疾驰。驾驶员向跃东直视前方,庞大的运输车在他的手中变得矫捷灵活,快速通过一个个障碍路段,扬起沙尘阵阵。

  “战场瞬息万变,必须要在各种极端复杂路段开得快、开得好,才能确保优质高效保障。”现场跟训的团领导介绍,随着团队执行任务增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对驾驶员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驾驶员的作战意识和驾驶能力,该团创新战地驾驶技能组训法,依托战地驾驶训练场,构建基础训练区和模拟实战区,按照“巩固技术同步练、战技融合加难训、实战场景综合评”3个阶段开展训练,循序渐进、梯次升级。

  模拟训练结束后,该团现场抽取四人两组进行战地驾驶技能比拼,向跃东抽到的任务是从燃烧路段经弹坑路、山丘、侧坡至震毁路处完成前送弹药50箱,限时20分钟。

  行进途中,对讲机里传来特情:“前方路段出现大量浓烟,使用无人机侦察路况。”向跃东立即停车,与战友一人警戒,一人操作无人机飞越前方路段侦察。判明路况后,他们立即利用制式器材对油箱、油管、油泵、轮胎等易燃部位进行防护,快速通过燃烧路段。

  此次比拼还设置有运输质效、驾驶技能等12类罚时项目。尽管向跃东最终斩获第一,但仍因经过炮火袭击路段,没有进行躲避、遮障的动作,被罚时60秒。

  “战场上,细微动作关系生死成败,必须在日常训练中让官兵树牢战场观念。”该团领导介绍,他们紧盯现代战争运输保障特点,全面梳理实战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提升装备性能,创新训练内容。截至目前,已经先后有12项战场应急技能纳入全团官兵训练必修课。

  (林铎、万韧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10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