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 形成发展合力(干部状态新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20 19:08:33 来源: sp20241220

  核心阅读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一些地方的村庄人口规模小、分布分散,乡村产业发展有待加强。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各村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交流,强村帮弱村、党员带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抄起铁锨,弓腰铲土,踩实土壤,提桶浇水……一会儿工夫,一株海棠就栽好了。这几天,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邹家村组织党员、群众栽培绿植,美化村庄环境。

  “今天的志愿活动,村里党员都来了。”村民宗秀霞讲起村庄的变化,“这儿原来是一片垃圾场,现在建起公园,生活环境好多了。”

  淄川区是老工业区,城乡发展较不平衡,村庄“多散小弱”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淄川区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集聚到项目上,加快构建村村有项目、集体有收入、支部有力量的发展新格局。

  强村帮弱村,凝心聚力结对帮带

  邹家村占地2535亩,人口1843人,村庄本身底子不错。但前些年,村党支部作风松散、战斗力差,村集体经济不强。“过去,村子道路破损、管道漏水,一直没人管。”宗秀霞说。

  2021年,淄川区开展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划定23个村党组织加强整治,对村两委干部履职进行评估。淄川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及时对不能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为软弱涣散村选优配强村干部。”

  2021年,邹家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在外创业的焦政源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7岁,村干部结构得到优化。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及矛盾纠纷,邹家村从规范村两委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起,从加强党员管理抓起,村党总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引导党员参与村庄治理。邹家村党总支整合资金500余万元,领办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盘活土地12亩,实现增收80万元。

  午后,走进淄川区岭子镇宋家庄村俊岭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棚,上店村党支部书记王发鹏正组织村民为藤蔓上的西红柿施肥。上店村人口较少,共有村民236人,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缺少产业支撑。经济薄弱村在岭子镇还有不少,上店村、林峪村等6个村,村集体收入常年不足10万元。“村子资源有限,产业难以落地,我们急需有人帮一把。”此前,王发鹏一度十分焦急。

  淄川区在全区范围内试点强村带动弱村发展模式,上店村等6个村入选第一批试点,项目落地前,大家围拢在一块,共同为村庄未来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我们村面积小,产业难以立足”“村里劳动力不太够”……想法是好,现实困难又让大家伙心有顾虑。

  “我们村党委先作表率。”宋家庄村党委书记贾木海提出自己的想法。宋家庄村耕地多,村庄底子厚、实力强。由宋家庄村提供种植大棚,免费培训技术,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去年大棚产量超4万斤,村集体增收超过10万元。”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王发鹏信心十足。

  “我们将继续引导组织规模较大、经济基础强的村庄与规模较小、资源禀赋较弱的村庄‘一对一’结对帮带,及时进行资源整合、需求匹配,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均衡发展。”淄川区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鸿智说。

  党建解难题,统一谋划共同发展

  迎着朝阳,跨上电动自行车,淄川区罗村镇泉子村村民杨红玉赶往村边的羊肚菌大棚。“每天有100元收入,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走进大棚,杨红玉迈过田垄,俯身开始忙活。

  “多亏了联村党委,帮助我们发展羊肚菌种植项目,销路很好。”泉子村党支部书记陈永飞说。罗村镇一共有23个建制村,村庄分散,发展不均衡。为打破村庄“多”和“散”的发展瓶颈,去年以来,根据发展情况、地理位置等因素,罗村镇将23个建制村划分为4个区域,成立联村党委,每个联村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

  罗村镇的各联村党委统筹考虑各村基础条件、产业优势、资源禀赋等因素,统一谋划总体发展方向、产业整体布局和具体项目安排。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加强党建交流,共谋发展出路。

  制度落实起来并不简单。在第一次工作例会上,陈永飞说:“村子间的路尚且坑坑洼洼,村民来往都不方便,怎么一起发展产业?”“我们村集体经济强些,我们把村庄交界处的路修好。”道口村党委书记刘廷钊一口答应下来。

  随后,道口村出资对相邻村庄交界处的土路进行集中硬化整修,又安装节能路灯,方便村民往来。随着村民间的来往频繁便捷,几个村子之间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此后,这几个村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后,选择引进羊肚菌种植项目。最终决定按照自愿的原则,从7个村子的实际出发发展项目:先由道口村、泉子村、演礼村3个相邻村盘活闲置土地40余亩,共同投资300万元发展羊肚菌种植项目,同时为肖家村等其他4个村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免费培训。实现预期收益之后,再整合其他4个村庄的土地资源建设烘干加工车间,打造羊肚菌生产加工基地,提高整体收益。

  “因为村庄多且分布散,不容易形成规模经营和发展合力。我们推动基层党组织加强交流,形成多村联合发展、共同创业致富的模式,由‘各自为战’向‘抱团发展’转变。”罗村镇党委书记蒋涛说。

  截至目前,淄川区因地制宜组建一批跨村联建党组织,谋划成立联村党组织78个,覆盖297个建制村、户籍人口28.16万人、党员1.2万人。

  党员带群众,盘活资源增收致富

  晨光微露,淄川区双杨镇月庄村食品加工厂已是一片忙碌。月庄村村民高华掀开最顶层的笼屉,热气腾腾的馒头新鲜出炉。“村里办食品加工厂后,我回村工作,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高华说。

  过去,月庄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建材产业。近几年,随着产业转型,不少传统建材企业搬离村子。“村里闲置的土地、厂房和设备多了起来,我们自己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月庄村党委书记高名生介绍,村两委决定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增收。月庄村对村内闲置的土地、厂房、设备等资源进行归档统计,摸清家底。

  月庄村有生产面食的传统,村两委决定建设食品加工厂,由村里成立的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营。最终,该村选定一处闲置建设用地用来建厂。高名生带着党员们清理这块地上的杂草,清运垃圾,村民也纷纷加入清理工作。在月庄村党员、群众的努力下,食品加工厂顺利建成。

  可食品加工厂投产之初,销量始终不见起色,村民们有些担心。“困难时刻,咱党员得发挥作用。”高名生把村里的党员召集起来商议。“党员划分成几个销售小组,分好片区,走出去推销我们的产品。”高名生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在村里党员的共同努力下,产品销路渐渐打开。

  “双杨镇党委鼓励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让党员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争当先锋,带领群众共同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双杨镇党委书记杨建介绍,党员带头干、群众齐上阵,村集体与群众走出一条“双赢共富”的发展路子。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力解决农村发展难题,有效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淄川区委主要负责人说,“下一步,淄川区将继续因地制宜、多点突破,把务实管用的机制落实好、巩固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30日 1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