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多走动——青少年交流为中美友谊注入活力

发布时间:2025-01-05 05:43:23 来源: sp20250105

新华社上海1月15日电 在上海宋庆龄学校,来自美国犹他州的高中生佩顿·希尔兹轻轻吹起萨克斯,中国学生陈司隽和张天怡用小提琴和圆号默契配合。一曲终了,三人相视而笑,击掌庆贺。音乐将他们紧紧连在一起。

1月7日至13日,美国犹他州友好代表团一行13人访华,18岁的希尔兹是青年代表之一。在北京和上海,他们游览长城、故宫、豫园,体验编钟、剪纸、京剧和自动驾驶汽车,与中国学生和友好团体面对面交流。

12日参观上海宋庆龄学校是犹他州友好代表团此行的重要一站。来访之际恰逢学校举办“龙腾虎跃——中国传统文化周”,民乐团的孩子们以鼓乐合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尽显热情。

“表演让我非常感动。”希尔兹用流利中文说。热爱音乐和体育的他与宋庆龄学校的师生们一同演奏、唱歌,还一起打篮球、写书法……

佩顿拿出手机,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访华这几日留下的美好瞬间。“回去我会告诉朋友和同学们,中国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中国人非常友好。下次我想去西安,因为我的中文老师是西安人。”

“我很喜欢中国,中国真的很酷!”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11岁学生米丽娅姆·居布莱也讲一口流利中文。她的母亲温迪·居布莱告诉记者:“我有5个孩子,4个在学习中文。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打动我的是,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和我们一样希望孩子在充满爱、友善与和平的环境里成长。”

四年级的于艺敏作为学生代表欢迎犹他州的朋友们。她说:“在古汉字里,友谊的‘友’字就是两只手握在一起。今天我们和美国学生握手拥抱,分享彼此的故事,结交可爱的朋友。” 

在此次随团访华的犹他州前州长迈克尔·莱维特看来,中美教育工作者都有扩大交流的意愿和需求,这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未来更多美国学生到访中国,他们将有机会与中国的儿童、家庭面对面交流,直观感受中国,这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意义。”他对记者说。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犹他州中文沉浸式教学项目协调人江林如珊告诉记者,犹他州开展中文沉浸式教学项目15年来,已经从最初的5所试点学校扩展到如今的35所,共有约两万名学生接受过中文教育。

“学习语言有助于‘解锁’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仅语言流利,更能在文化交流上毫无障碍。”犹他州杨百翰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助理杰夫·林格说。

看到中美学生间的互动,上海宋庆龄学校校长封莉容动情地说:“我们所有人都被学生之间亲密的交流打动了,音乐、运动、学习……各种话题,他们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就像宋庆龄先生所说,青少年是世界沟通的桥梁,也是世界和平的立足点,只要大人给他们开个头,他们就会把和平美好的生命之旗接过去。希望能给更多的中美青少年这样相互走动、情感交融的机会。”

(责编:林凡巽、姜洁)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