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亚运会给杭州留下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10-14 19:24:31 来源: sp20241014

   中新社 杭州10月8日电 题:亚运会给杭州留下了什么?

   中新社 记者 柴燕菲 王逸飞

  杭州亚运会8日晚闭幕。半个多月来,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杭州,用开放、包容、热情为全亚洲运动员搭建起梦想舞台,也为全世界奉献了一场足够精彩的洲际运动盛会。而当亚运圣火熄灭,其为东道主留下了什么?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图为运动员入场。  中新社 记者 杜洋 摄

  更高的城市能级

  如果说7年前的G20杭州峰会,开启了杭州城市能级借“势”而升的新阶段,那么筹办周期更长的杭州亚运会,则让该市在这一阶段的加速度达到空前水平。

  城市能级提升的“亚运红利”体现在交通上。

  以地铁为例,杭州首条地铁线开通于2012年,在中国城市中并不算早。随着3年后杭州亚运会申办成功,其地铁建设大幅提速,目前线路达12条,总里程数516公里,居中国各城市第6位。

  城市能级提升的“亚运红利”体现在设施上。

  杭州亚运会涉及54个竞赛场馆、30个训练场馆,其中绝大部分位于杭州,赛后它们也将成为城市发展惠民的重要载体。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亚运场馆在开始建设(改造)的时候就在谋划赛后利用问题,目前已有50多个场馆制定了下一步的具体利用计划和运营单位。”

  城市能级上的“亚运红利”体现在国际化程度上。

  亚运期间,杭州不仅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其接待能力也经受住了盛会的考验,变得更具韧性和张力。此外,该市以医疗服务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更厚的人文积淀

  本届亚运会的成功和精彩,离不开1200万杭州人民的支持与付出。亚运会也在用其特有的方式,赋予民众以获得感,助力这座城市的人文积淀更加深厚。

  亚运会开始前,各项目门票“一票难求”就成为普遍现象。赛时,杭州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了洲际乃至世界级水平的精彩对决,真正感受到体育的激情与魅力。对很多人而言,这种体验还是头一次。

  让更多人了解体育、参与体育,并通过体育收获对生活的热爱,是亚运对城市人文积淀带来的影响之一。不只是观赛,杭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承龙介绍,亚运会筹办、举办极大带动了该市全民健身热情,杭州经常性参加体育运动人群总人数已突破500万。

  亚运也让杭州人看到了“成千上万个自己”所组成的城市凝聚力。杭州市运保指挥部全民参与亚运工作组副组长王文硕介绍,杭州已有148.8万人注册报名参加亚运城市志愿服务,共有252万人次参与了城市志愿服务活动。

  亚运还给东道主留下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亚运期间,充分体现杭州文化特色的各类特许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特许商品极大带动了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杭州亚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杜梦菲介绍,截至10月4日,仅以吉祥物为原型的特许商品销售额就达7.6亿元人民币。

  更多的未来可能

  亚运为杭州的当下带来着改变,同样也在未来发展层面让这座城市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届亚运会的“智能”特色令各方来宾印象深刻。杭州官方介绍,其共在亚运会中推出近20项首推、首创、首用的应用和科技。

  对杭州而言,上述探索也为其接下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信心。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表示,杭州将深度谋划推进“后亚运”时代成果的应用,持续放大亚运效果,发挥亚运遗产的作用,撬动城市数字化发展潜力。

  亚运给东道主带来的更多可能性,还体现在杭州提出打造国际“赛”“会”之城这一目标上。

  亚运期间,该市与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签约合作。杭州市市长姚高员介绍,杭州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杭州特色赛会体系,成功申办3项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顶级赛事,每年举办国际和国内高等级赛事10项以上,城市知名品牌赛事6项以上;到2035年,建立与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赛会体系,争取再举办一次高级别综合性赛事和3个至5个世锦赛、世界杯等顶级单项赛事。

  亚运圣火熄灭,但杭州的故事不会写下句号。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道路上,借亚运之风,这座城市正努力创造更多精彩。(完)

【编辑:姜雨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