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对话:引导数智向“善” 让人工智能永远关爱人类

发布时间:2024-09-18 03:21:44 来源: sp20240918

   中新网 山东曲阜7月11日电 题:尼山对话:引导数智向“善” 让人工智能永远关爱人类

  作者 于海涛 文龙杰 李欣 沙见龙

  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如何引导数智向“善”,使人工智能永远关爱人类,推动数字世界变人类生活新空间,成为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中外嘉宾的关注焦点。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温海明说,数字化是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工具和手段,但同时也使得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社会结构变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把“双刃剑”,人类社会需要以积极和审慎的态度拥抱变革、应对挑战,深化数字时代的文化内涵,促进开放合作,让数智向“善”发展。

7月10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图为在论坛设置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分议题对话会上,与会嘉宾现场分享真知灼见。沙见龙 摄

  温海明提到,让人工智能“儒家化”,使其拥有儒家主义的状态,成为很多儒学专家近来经常讨论的话题。这为反对数字霸权、打破数字垄断、凝聚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共识提供了可能性。“目的就是让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符合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促进技术和文化和谐共生。”

  在台湾元亨书院院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各层面推动着跨文化交流,在文化保护和传承中被广泛运用,但要留意文化同质化和如何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它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流的障碍,但也可能因此使人们对文化的深层理解受到局限,形成另一个层面的文化沟通障碍。”

  《道德经》中讲,“不知常,妄作凶”。林安梧认为,随便进行发明创造然后走向极端,最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凶险。所以需要尝试让人工智能“服从”天道,在某种指导性原则下,建立相应的伦理框架和文化政策来规范它们。他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向前奋进的,“这也促使我们回头来思考其利弊,以求‘自知者明’‘知常曰明’”。

7月10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图为与会嘉宾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交流探讨。沙见龙 摄

  印度尼西亚孔教总会主席陈清明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深表认可,但他也关注到因人工智能发展和场景广泛应用引发的失业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展示更多人道主义的仁爱关心,更好地去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时做出一些革命性准备,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家庭、社区、社会、国家的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刘丽丽称,推进“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将可持续性、伦理和创新原则融入开发过程,强调三者的关联性,考虑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影响,优先考虑公平、透明和人权,通过包容性和多样化的实践,培育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类福祉的人工智能系统。

  刘丽丽认为,植入儒家所倡导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共同利益理念设计的人工智能系统,能提升社会凝聚力,减少不平等,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尊重文化和道德价值观是儒家思想能够引导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方面。“在全球文明中推进‘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其服务于人类集体利益。”

  谈及国家和政府最终能否成功实现对人工智能的管理,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研究员汉伊理直言“目前来看并无确定答案”。他认为这是一个目标,需要各方相互协作和探讨,并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智慧源泉”。(完)

【编辑:王超】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