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肖于波:“舌尖艺术家”用匠心淬炼“中原味道”

发布时间:2025-01-04 09:55:27 来源: sp20250104

  和面、擀皮、包馅、捏褶,不一会儿,一锅皮薄肉厚,灌汤流油的小笼包就在热气腾腾中出炉了……这是河南粥鸿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于波工作中的一幕。

  “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有温度的餐饮‘守拙者’,让中原味道香飘万里。”肖于波说。在餐饮行业耕耘36年,他练就了一手精湛娴熟的厨艺,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大工匠”“河南省技术能手”“中国烹饪大师”“豫菜大工匠”等多个荣誉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舌尖艺术家”。

  不停歇的“守拙者”

  “以锅铲为友,炒锅为伴,厨房就是我的另一个家。”肖于波说。他出生于兰考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从厨,22岁拜访各地名厨,几经辗转,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乡。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的童年飘满了豫菜的香味。”肖于波说,他的父辈以做菜为生,自己耳濡目染,从小就对做菜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以前都是大锅饭,没有经过正统的训练。”肖于波说,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厨艺,走上学厨之路后,他从检菜、洗菜和切菜这些基本功练起,每天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厨房里拼命钻研厨艺,同一个菜品,他一遍遍地做,品尝每一遍之间的细微差别,持续不断地改进,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这股认真的“倔劲儿”让肖于波赢得了厨师长的青睐,他开始系统接触专业的烹调技术,熟悉每种食材的特点、每道工序掌握的火候……经年累月的练习在他的手上留下来一道道烧伤、划破的疤痕,或深或浅,记录着他在学艺路上的艰辛。对此,他只是抿嘴一笑:“想做一名好厨师没有捷径,只有多练,这些算什么!”

  凭借着一颗不移志、不动摇、不停步的守拙之心,肖于波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厨艺,多次在全国烹饪大赛夺得头筹,并于2016年成立粥鸿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以“粥全周道烤鸭店”为品牌的豫菜文化餐饮店。

  “民以食为天,任何不合格的菜品都不能到达客人的餐桌。”肖于波说。他把菜品看作餐饮行业的“生命”,从选材、洗菜、烧菜到最后的摆盘出餐,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控每一道菜品质量。

  做“有温度”的餐饮人

  “把菜做好了,只是餐饮人的基本功,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馈社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肖于波说。

  在2021年郑州暴雨期间,肖于波连夜带领6名同事奔赴灾情最严重的新乡卫辉七里铺村,送去大量救灾物资。为了让乡亲们吃上热饭热菜,肖于波带领志愿者们在现场支起灶台,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做出了500多碗热腾腾的烩面,为灾民们送上一份温暖。由于人手不够,肖于波又辗转赶回郑州店里做起了盒饭,送到志愿者手中。

  “饭店大厨带队冲到防汛抗洪一线,让大家吃上河南烩面!”这些事迹传播到网络上后,让不少人红了眼眶,网友纷纷称赞其是“最有担当的大厨”,“让大家记住了‘河南味道’!”

  “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贡献是我的荣幸,今后,我会更加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温暖更多人!”肖于波坚定地说。

  让“中原味道”飘得更远

  “豫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强,正如河南人的性格一样,宽厚、朴实。”肖于波说,“豫菜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作为“餐饮世家”,肖家卤肉铺子的技艺源自皇宫御厨,受家族饮食文化的熏陶,肖于波不仅潜心钻研肖家肘子的古法制作工艺,还结合自己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对传统卤制方式做出改良。

  为此,肖于波先后前往广州、西安、内蒙、四川、云南等地,不断兼收川、粤、闽菜的复合调味与烹调方法,又最大程度保留了浓厚的地方风味和传统烹调技艺,使口味既有主次之分,又充分发挥豫菜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特点,使原料品种更加丰富、味型变化更为精细。

  经过不断的大胆尝试,如今的肖家老汤红烧肘子,选材地道、制作精细,既具有传统中原味道,又融合现代口味,新鲜爽口、香而不腻。2021年,肖家老汤红烧肘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我希望有更多后起之秀在餐饮行业里发光发热,为中原味道注入新鲜活力。”肖于波说。他把长期积累的所悟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100多位徒弟,力求让豫菜走出国门,让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走向世界。(王佳宁)(中工网) 【编辑:唐炜妮】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