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老友追忆《汉声》创办人黄永松:严谨浪漫的人

发布时间:2024-11-03 03:36:48 来源: sp20241103

   中新社 台北3月5日电 题:老友追忆《汉声》创办人黄永松:严谨浪漫的人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台湾知名出版人、《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4日离世,享年81岁。汉声书店5日简单布置出悼念厅,供读者缅怀。

  当天上午,赴书店吊唁的新朋旧友不少,书店难得热络。老员工林淑丽招呼大家坐下并奉上淡茶,“这杯是黄先生请大家”。看着面前的长条桌案,读者吴佳明告诉记者,黄永松最喜欢在这里与老友推杯换盏。

3月5日,《汉声》杂志的读者、老朋友赴汉声书店祭拜4日离世的杂志创办人黄永松。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摄

  黄永松1943年生于台湾桃园,1971年创办英文版杂志《ECHO》(中文名译作《汉声》)。1978年,《汉声》中文版创刊。

  过去半个多世纪,黄永松与《汉声》奔走于两岸,专注抢救、挖掘、整理中国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刊出包括“老北京的四合院”“苏南水乡妇女服饰”“西北高原的花儿会”“福建土楼”等专题。

  台湾作家杨渡4日得知黄永松辞世消息后表示,他是民间工艺、表演艺术、民俗文化等的传承人,也是“守护神”。

  黄永松曾说,杂志英文版创立的初衷是想把中华文化介绍给外国人看。他2016年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表示,《汉声》试图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一张网,“经”“纬”分别是英文和中文版。

  汉声书店所在的台北市松山区八德路四段72巷16弄,因汉声得名“汉声巷”。书店入口是葫芦造型,黄永松解释,这是为了让人们走进葫芦里看看书店“卖的什么‘药’”,“这‘药’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一条马路之隔,书店斜对面是台北知名的24小时书店,人流如织。汉声书店却是另一番光景,愿意走进“葫芦”一探究竟的人不像过去那么多。

汉声书店入口是葫芦造型。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摄

  书店不大,内有乾坤。来自天南地北的民俗文化汇集于此,充满时代记忆的刊物摆满墙面。2月时, 中新社 记者曾到访书店,林淑丽说,“我们希望,专注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杂志,它本身也具有艺术价值。”

  18岁便入职《汉声》的美术主编罗敬智指出,杂志的审美原则就是朴素、不夸张,每一期都会针对不同题材设计版式。他特别提到,儿童读物一直是黄先生心中所爱,他想为孩子们做书,一些年轻人也是在这些读物的陪伴下长大。

  吴佳明是一位纪录片导演。在他眼里,黄永松是一位严谨、对传统文化有激情的做书者,“另外也是一个浪漫的人”。“他爱交朋友,也爱喝酒,尤其喜欢绍兴酒。汉声和他一样,公司是严肃与随性的结合体。”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黄永松初到大陆,并在《汉声》第19期推出“台湾的泉州人”,后来又跟进报道“台湾的漳州人”“台湾的客家人”,完成岛内主要群体的“寻根”系列。之后,他们与大陆出版业合作不断,汉声在北京的办公室至今仍在运营。

  今年是英文汉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温碧光在此工作的第40年。过去两天,她的手机被两岸读者、老友信息“灌满”,“大陆朋友们都来表达对先生的怀念”。

  杂志的4位初创者黄永松、吴美云、姚孟嘉、奚淞已先后离开3位。温碧光回忆,当年,4人志同道合,做事有激情,甚至不会有计划为杂志赚钱。

2016年黄永松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 (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张一凡 摄

  《汉声》“永远的总编辑”吴美云在2016年辞世,汉声出版过一期纪念她的小册子。台湾舞蹈家、“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在其中撰文回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几乎一个人顶起云门,汉声诸友让我觉得不孤单。”“没有汉声,小汉声3岁的云门一路走来,势必更加艰难。”

  文后附有4位创始人在编辑部的合影,每个人脸上都透露着杂志草创时的昂扬神态。林怀民给这篇文章起名“回顾一个奋发的时代”。温碧光感叹:“那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代。”(完)

【编辑:钱姣姣】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