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学者在湖北恩施交流台湾史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9-11 21:02:30 来源: sp20240911

   中新社 恩施4月21日电 (陈建新)由孙中山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及湖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台湾史青年学者研讨会20日至21日在湖北恩施召开,近百位来自两岸的学者和青年学生交流分享有关台湾历史的研究成果。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齐笑婕关注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的实施及其历史意义。在她看来,巡台御史制度的设立与废止,是清代治台思路转变的重要体现,也是台湾社会发展需求变革的结果。该项制度施行以来,加强了清廷、福建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有效改进对台湾社会的治理,为台湾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日后福建大员渡海巡台提供实践经验。

  来自台湾台中的青年学者高维宏,在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他在提交的论文中分析了清末民初台湾雾峰林家与日本的经贸博弈情况,并梳理林朝栋、林季商两代人参与抗日、发展实业等史实。他表示,大量史料证明,即便在1895年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后,台湾民众仍在参与各种抗日活动,仍然心向祖国。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姜良威详细介绍了台湾人黄玉斋编写《台湾革命史》的背景及经过。他指出,20世纪20年代,大陆虽然革命氛围浓厚,但有关台湾抗日的史料却很匮乏,台湾留存的民众抗日宣言、传单、诗文等文本,也遭到日本殖民当局查毁或管制。为弥补史料不足,黄玉斋从日本人的著作中摘抄相关内容。

  他还指出,面对日本殖民者有关台湾民众反抗的负面记录,黄玉斋采取一系列书写转换,被殖民当局污蔑为“匪徒”的抗日人士被正名为“革命家”或“革命党”,抗日人士发动的“匪乱”也被正名为“革命”。以此为基础,日据时期台湾民众武装抗日的往事得到重新发掘。

  在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担任副教授的台湾教师尤淑君,连续三年作为评议人参会。她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往届研讨会相比,此次会议论文发表者有年轻化趋势,在研究水平上有较明显的进步,提交的论文呈现出研究时段长、议题多元、内容扎实等特点。

  她说,过去两岸史学交流很热烈,许多学者从中受惠。未来应加强两岸学界交流联系,弥补目前青黄不接的缺憾。可考虑以两岸高校研究生交换或暑期考察为主、青年学者访问交流为辅,建立新的交流管道,培养新一代史学人才。

  来到大陆工作近3年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讲师施纯纯受访表示,两岸年轻学者参与研讨交流,显示出年轻一代对于两岸共同历史与中华民族命运的高度关心。“台湾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透过学术交流和讨论,能够更深入并专业地呈现这段历史的复杂性,进而加深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完) 【编辑:曹子健】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