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红:把微生物打造成“跨界高手”

发布时间:2025-01-11 20:53:48 来源: sp20250111

原标题:胡永红:把微生物打造成“跨界高手”

胡永红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身披一条蓝色披肩,讲话慢条斯理,看似一位江南女子,但一个工作电话打来,便“夺门而去”,不见踪影。这位风一般的女子是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教授胡永红。在同事和学生眼中,她仿佛是一个精力可以无限“续航”的人。

学生们可以随时拨通胡永红的电话,跟她探讨学术问题。有一次,一个实验受阻的学生在凌晨两三点,拨通了她的电话请教微生物发酵问题;有的青年教师会在深夜十一二点或凌晨三四点钟,收到她分享的学术文章。

在胡永红的办公室里,大豆、水稻、辣椒被种成绿植。滋养它们的,是胡永红和团队成员研发的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

虽然行政事务缠身,但胡永红依然会在几个会议间隙,披上白大褂,冲进实验室,给遇到难题的学生示范如何接种微生物……

已经在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及生物材料等领域耕耘了30多年的胡永红,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与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

“我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常说‘你们的成果不要放在实验室的三角瓶里’。他希望我们可以把论文写在车间、流水线和田间地头,能够研发出有益于产业发展的技术。他的话一直激励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一线的产品。”胡永红说。

今年3月初,胡永红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住进工厂守着反应器

1986年,喜欢生物学的胡永红报考了南京工业大学的生物化工专业。大三时,胡永红遇到了影响她职业选择的人。

“欧阳平凯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读研时,他经常指导我做实验,告诉我搞科研不仅要写论文,还要去爬爬工厂的塔台,了解怎么让成果落地、实现产业化。”胡永红回忆道。

20世纪90年代初,一家化工企业急于向生物化工领域转型,生产有机酸、氨基酸产品。

“生产这类产品的传统方法是让原材料在反应器中充分反应,再分离提取其中产物。这个过程比较慢,成本也比较高。”胡永红回忆道,在欧阳平凯的带领下,她和团队成员探索出一种反应分离耦合技术。

“我们将原材料的生物催化反应过程与多级分离过程,集成到一个反应装置中完成,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使最终得到的有机酸浓度从原来的每升100克至150克,提高到每升3200克。”胡永红说,这是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当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研发工作都是从零起步的。

那段时间,胡永红干脆住进工厂。“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往往持续24小时至48小时。我必须守着反应器,确保发酵相关数据符合技术参数;同时还要培训工人,确保项目上马后,他们能自主操作。”她回忆道。

这套技术体系为生化加工过程的产业化,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2000年,胡永红所在团队以此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那一年,她32岁。

带队培育37种益生菌

20世纪90年代末,胡永红带学生到全国多地进行土壤采样,希望从中找到能用于食品、药品加工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活性微生物。不同土壤环境中益生菌差异很大。我们在不同地区采集益生菌,丰富菌种资源。有时,我们也会根据研究需要,收集特定地区的益生菌。”胡永红说。

1997年至今,胡永红带领团队成员培育出活性更高、遗传性能更稳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37种。“其中,利用我们培育的益生芽孢杆菌生产的产品,货架期较行业平均水平提高近50%,生产周期缩短约40%。”胡永红说。

用益生菌生产的、广为人知的产品主要是酸奶等发酵饮品。不过,经过长期研究,胡永红有了一个新想法:“除了在工业、食品和医药方面发挥作用,益生菌能否在农业上一展身手?”

要想让益生菌成功“跨界”,首先要解决“水土不服”问题。

“将益生菌放入土壤后,它会和‘土著’微生物相互作用。有的益生菌可以适应新环境,有的不能。我们要想办法让益生菌既可以适应土壤环境,又能够保护‘土著’微生物,与它们和谐共生。于是,我们给益生菌涂了一点保护剂,增强它们的环境耐受性。”胡永红说。

给农作物、土壤“治病”

可以适应新环境的益生菌,能否促进农作物生长?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胡永红时不时揣着采样器具往田间地头跑,白皙的皮肤渐渐被晒红。

“胡老师经常去大棚与农民交流,看看益生菌使用效果好不好,再取一些生长不理想的植株,回来分析原因。以前我在实验室筛选、培育菌株时,只考虑植株活性,很少想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但现在我跟着胡老师下田,体会到什么叫学以致用。”胡永红的助手、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讲师崔洁说。

经过多年探索,胡永红带领团队成员克服了益生芽孢杆菌、霉菌等益生菌在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将关键共性技术应用于芽孢杆菌系列制品、抗生素、抑菌促生剂和生物疫苗等十余种农用生物制品生产中。她研发的多个产品获得农药登记证、药品注册证和批准文号。

除了让益生菌帮农作物除病虫害,胡永红还让微生物为土壤“调理脾胃”。

江苏省海岸线狭长,有不少盐碱地。2022年起,胡永红开始带领团队成员探索利用微生物改良土壤。她一次次和团队成员从盐碱地“土著”微生物中筛选耐盐碱品种,逐步建立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据库。

从化工原料到食品添加剂再到农业微生态制剂,胡永红将微生物打造成“跨界高手”。它们可以守护肠道健康,也能当农作物、土壤的“医生”,还可以作为“工业血液”催化工业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社会发展需求是最好的研究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和团队成员正在努力尝试将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做‘顶天立地’的研究,以科技创新满足人民所需,助力产业发展。”胡永红说。(记者 金凤)

(责编:李依环、李昉)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