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最新研究揭示母子互动交流时实时神经同步规律

发布时间:2025-01-04 00:22:33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上海5月2日电 (陈静 姜蓉)都说母子连心,如今,这句俗语有了科学证明。记者2日获悉,上海的专家们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母亲和孩子互动时脑间同步动态变化的规律,并探究了这种同步与双方关系、角色变化的关系。

  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神经科学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上发表。据了解,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下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的研究,通过EEG(脑电波)双脑同步记录技术,探索了母亲与孩子在不同角色下的双脑同步模式。

  据悉,在人类社会性互动中,母子交流尤为关键,不仅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还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母亲与孩子间的亲子互动是动态且互惠的。在这种互动中,角色转换是一个关键的动态特征,但背后的神经协同机制尚未被充分研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方面介绍,研究者们设计了一项角色控制的合作任务,通过EEG超扫描记录的方法来探索母亲和儿童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大脑互动的差异。据了解,EEG超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它允许研究者同时记录并比较两个或多个个体在进行社会互动时的脑电活动。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揭示不同大脑之间在实时交流中的神经同步现象,即“大脑间同步”。

  研究人员选取3-4岁的幼儿园儿童,其中半数与母亲组成母子配对,另一半与陌生的女性实验员组成配对。研究人员发现,在合作条件下,“母亲—孩子组”的网络密度和同步强度明显高于“陌生人—孩子组”。

  在研究中,当成人看孩子拼拼图时,随着互动程度的增加,theta频段的双脑网络密度(IBD)逐步增加,同步强度(IBS)逐步增强;当孩子看成人拼拼图时,这种随着互动程度增加而双脑同步增强的频率转移到了alpha。孩子与母亲在theta频段同步水平的增量与孩子的安全依恋得分显著正相关。孩子与母亲在alpha频段同步水平的增量与母子功能失调互动(P-CDI)得分显著负相关。

  据悉,2022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揭牌成立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脑智发育平台,目前已建立起行为与微表情观察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眼动实验室、脑电实验室等,以婴幼儿、儿童与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正常脑、神经发育性脑疾病及重大疾病脑作为研究重点,利用先进的脑成像—认知—行为多模态技术,开展临床—基础转化的创新研究工作。未来,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脑智发育平台,将进一步强化资源吸引力,努力加快获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完) 【编辑:刘欢】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