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升向好 三大区域挑大梁

发布时间:2024-11-15 16:49:04 来源: sp20241115

原标题:经济回升向好 三大区域挑大梁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备受关注。今年初,各地两会相继召开,多地都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不低于5%,有13个省份的经济增长目标都高于本地区2023年的实际增速。作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三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52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0%以上,引擎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发挥了“挑大梁”作用。展望2024年,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

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增长动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区域发展作出了最新安排: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京津冀

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个年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说,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规划政策框架搭建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趋完善。

十年来,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14年以来,北京市疏解了一般制造业有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北京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逐步下降,十年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雄安院区都已经开工建设,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中国矿产等央企雄安总部正在加快建设。

“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正在加速形成,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已达1万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2023年11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京津冀首次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联合招商,达成意向签约项目152个,意向投资额超1000亿元。

下一个十年,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2月25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党政主要领导开展联合实地调研,从天津市武清区到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再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路走,一路看,共商合作大计、共话美好未来。

2024年,北京、天津、河北的GDP增速目标分别设定为5%左右、4.5%左右和5.5%左右。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京津冀三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了2024年重点任务之首。

北京提出,要以“新两翼”带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落实北京与雄安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加快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天津提出,唱好京津“双城记”,年内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落地项目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服务北京“新两翼”建设,强化天津港同北京空港、陆港运输衔接和港口延伸服务,做强天津港集团雄安服务中心等;河北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加快第一批央企总部、高校、医院等项目建设,衔接落实第二批疏解实施方案,吸引落地更多市场化疏解项目,加快京雄快线、国贸中心等工程进度,完善市政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年内完成投资超2000亿元。

长三角

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里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共计41座城市。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该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4%左右,三省一市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根据四地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2023年,上海GDP为4.72万亿元,江苏GDP为12.82万亿元,浙江GDP为8.26万亿元,安徽GDP为4.71万亿元。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增长5.7%。其中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份2023年增速都跑赢了全国。

三省一市都有鲜明标签。

在上海,对外开放的红利正在持续释放。第六届进博会成功举办,企业展规模、展商数量、意向成交额均创历年之最,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连续四年超过200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增长38.3%;进出口总值4.21万亿元人民币,已连续3年破4万亿元大关,2023年还创下了历史新高,较2022年同比增长0.7%。

在江苏,发达市域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打下重要基础。2023年,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822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从经济总量来看,江苏拥有5座“万亿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其中苏州GDP超过2万亿元,领跑全省;从经济增速来看,最高的是连云港市,增速为10.2%。

在浙江,民营经济展现出独特的韧性与活力。2023年,浙江省共有1860家企业进入上规模民企行列,较上一年增加47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达60%。有108家企业上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这些企业总营收87059.02亿元,向全国纳税总额2834.48亿元,吸纳就业217.36万人。

在安徽,科技创新正在成为金字招牌。安徽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8%、总量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54%、总量居全国第7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户、总量居全国第8位。“科大硅谷”新入驻科技型企业846家、创新创业人才近万人,设立海内外创新中心9家。

龙年伊始,“长三角有多拼”登上热搜。2月18日,也就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沪苏浙皖同时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等主题作出最新部署。

在四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GDP增速目标分别为5%左右、5%以上、5.5%左右和6%左右。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上海提出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江苏提出,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融合发展;浙江提出,加快建设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通苏嘉甬铁路等项目;安徽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启动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

2024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新的机遇已经到来。3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强化政策支持和改革赋权,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等珠三角九市。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5年来,这片面积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万的热土,经济总量从超10万亿元上升至超13万亿元,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了全国11%的GDP。

根据统计部门数据,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额超过11.02万亿,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深圳已接近3.5万亿元,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也首次突破3万亿元。从GDP增长率来看,对比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4.8%的增长率,深圳(6.0%)、佛山(5.0%)、惠州(5.6%)、中山(5.6%)、江门(5.5%)五座城市“跑赢”广东全省。

在这里,“硬联通”日渐完善。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粤港澳跨境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深中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快形成。“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经珠港飞”等落地实施,约5300万人次香港居民北上内地,其中4000万人次通过深港口岸通关。

在这里,“软联通”不断深化。2023年以来,三地高层互动交流密切,广东省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举行了9次高层会晤,就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达成发展共识。“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深入推进。港澳律师大湾区内地执业试点期限延长三年。全国首家“双牌照”境外银行正式落地。有超过20万名港澳居民在粤工作发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34.65万人次。

去年,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673.16亿元,同比增长4.8%,经济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并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展望2024年,广东定下了GDP增速5%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4万亿元。

作为“13万亿大省”,广东的经济增量在哪里?答案就是科技创新。2月18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二。大湾区已集聚独角兽企业达63家,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总价值约2万亿元,跻身世界最重要的科创中心之一。

2024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抓好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打造5G、集成电路、纳米、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高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抓好IPv6规模部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打造“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枢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等建设,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本版文/本报记者 董鑫 李岩 统筹/刘晓雪

数说

去年中国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

初步核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中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23年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了2.8%。

全年粮食产量69541万吨,增产1.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物价总体保持温和上涨,全年CPI上涨0.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1495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08亿元。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3278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量944.3万辆,比上年增长30.3%,产销量均为世界第一;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增长67.1%。

(责编:郝帅、李楠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