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24-12-28 09:04:49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网 重庆11月3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3日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悉,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中期评估会近日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举行。

  会议认为,龙骨坡遗址2023年度的发掘收获丰富,通过发掘获取了数量可观的石制品材料,并留下了清晰的遗物地层、三维坐标、产状等信息,为后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亦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环境演变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印证,对今后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评估会现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巫山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新城村,自1985年以来,已经历过四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出土物包括人科化石、石制品及多种脊椎动物化石。根据动物群及地层对比为早更新世早期,最新测年结果为距今250万-200万年前,该遗址是目前欧亚大陆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支持“人类多地区起源”学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对研究长江及其三峡谷地的发育史亦有参考作用。

  自1985年以来,遗址经历过4个阶段的考古发掘,第五阶段考古发掘于2023年8月16日启动,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持发掘。此次评估会旨在评估近80天的精细化发掘阶段性成果,并探讨下一步发掘与研究计划。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权威专家与会。

  专家组认为,龙骨坡遗址的发掘规划经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团队的共同商讨论证,工作方案详细完备,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发掘区域选择合理,发掘面积掌控得当。发掘过程中,运用全站仪测绘、三维数字扫描建模等科技手段,同步开展多学科合作,在发掘理念、方法、技术方面有所创新,为遗址后期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全面详实的科学资料。遗址地层划分把握准确,文字记录、图像记录和各类表格准确规范,值得其他旧石器时代遗址项目参考。

图为专家组观摩出土遗物标本。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龙骨坡遗址的年度发掘目标,一是旨在发现更多的人类和古猿化石材料,寻找更多具有明确人工打制痕迹的石制品材料,并进一步探寻人类演化、洞穴成因、环境变化等科学问题;二是梳理和理清历年来发掘的地层序列。目前,项目团队已全面收集已有的考古和地质地貌资料,对遗址范围、内涵、价值有了更深入和准确的了解。

  专家组认为,龙骨坡遗址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持续的考古发掘工作必不可少;建议在今后的发掘工作中,应注重多种测年方法相互印证遗址地层年代序列,石制品研究方面可着力探寻石灰岩石制品的打制技术及演变规律。(完)

【编辑:黄钰涵】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