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插上跨越山水的翅膀

发布时间:2024-09-16 23:47:52 来源: sp20240916

  图①: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小学校学生在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现场体验科普仪器。   李 冉摄(人民视觉)   图②:湖南省科普大篷车活动走进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为当地孩子们带来生动的科普展示。   周亚煜摄(人民视觉)   图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草原科普轻骑兵”牧区分队深入新巴尔虎右旗开展科普活动。   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协会供图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作为科普深入基层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流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新突破——目前,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5909站,覆盖29个省份1888个县级行政区;科普大篷车行驶里程约5465.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366圈。

  流动科技馆深入山乡田野,科普大篷车跨越万水千山,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不断下沉,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街道社区、田垄阡陌,播撒在戈壁草原、偏远山区,点燃人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

  ——编  者  

 

  内蒙古呼伦贝尔不断延伸科普服务触角——

  “草原科普轻骑兵”跨山越水

  本报记者  张  枨

  9月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秋色正浓。一支支被农牧民称作“草原科普轻骑兵”的科普队伍,正跨越山水,穿行于广袤大地,把科普展览和课堂送到草原森林深处,送到工厂矿区、田间地头。

  “他们能解答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如何防治牲畜的各类疾病等,特别受欢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牧民和平说,“草原科普轻骑兵”的队员们还手把手教农牧民注册使用“科普中国”手机应用,送来科普书籍。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协会组建了4支具备农牧林地域特点的“草原科普轻骑兵”队伍。“呼伦贝尔地域辽阔,下辖14个旗市区,‘草原科普轻骑兵’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划为农区分队、牧区分队、林区分队及城郊分队,确保科普能够根据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播科学知识。”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负责人、“草原科普轻骑兵”队员金妍介绍。

  对草原深处的农牧地区来说,科学教育资源是“稀缺品”。前不久,“草原科普轻骑兵”的队员们乘坐科普大篷车驶入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木阿尔善诺尔嘎查,向自然保护区的牧民宣讲保护湿地、保护鸟类、防控疫源疫病等相关知识。好奇的目光聚焦在生动讲解的队员身上,蓬勃的求知欲在牧民心里悄然发芽。

  “他们还举办科普实用技术班,组织周边牧民学习,传授给我们致富知识,鼓励大家发展产业、共同致富。”阿尔善诺尔嘎查牧民孟和告诉记者。

  “草原科普轻骑兵”还创新了科普形式,即当地农牧民点单,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然后由科协派单给“草原科普轻骑兵”,队员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服务。“比如农区的农民们常会围绕土壤改良、防治病虫害等提出问题,林区的种植户们在种什么品种的果树、如何发展林下经济方面有很多疑问,牧区的牧民们则有接羔保育、预防牲畜疫病等问题。我们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走进群众家里进行具体指导。”金妍说。

  科普服务的对象,有孩子,也有老人,有农牧民,也有工人、学生。“草原科普轻骑兵”的队员们采用图片、文字、顺口溜等多种形式讲解,把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易学、易记,深受群众欢迎。

  一轮轮巡展、一次次驱车前行,“草原科普轻骑兵”队伍将科普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成为当地优质科普资源下沉的重要途径。“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为服务当地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呼伦贝尔市科技馆副馆长、“草原科普轻骑兵”队员胡子男表示。

  (徐璐参与采写)  

 

  湖南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行遍三湘四水——

  到偏远山区播撒科学种子

  本报记者  王云娜

  冒着“仙气”的棉花糖,是什么味道?“丝丝冰凉,甜中带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坪坝镇九年制学校二年级学生龙英杰说。

  近日,湖南省科技馆将科普大篷车开到坪坝,进入校园。借助大篷车载来的超低温液氮罐,科普老师姚嘉琪为孩子们表演了精彩的“液氮秀”。她将棉花糖、薯片等小零食“泡”在液氮里,再把冒着白色“仙气”的美食分给同学们,引得大家争相品尝。

  “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无色无味无腐蚀性,在正常压力下温度极低。因此,食品需要冷冻时,可以采用液氮速冻技术,安全性高且无污染,速冻鱼虾等水产品时经常会用到。”看到孩子们吃得开心、讨论热烈,姚嘉琪趁热打铁,向他们普及液氮速冻的科学知识。

  姚老师接着表演了“魔术”——把西瓜大的红色气球浸入液氮,一眨眼工夫,气球就缩成一颗鸡蛋大小。取出后,气球又恢复原状。

  台下的同学一个个惊讶地瞪大眼睛,姚嘉琪微笑着解释:“气球内混合了很多种气体,浸入超低温的液氮后,沸点高于氮的气体会纷纷被液化甚至固化,导致内部气压陡然降低,气球就‘蔫’了。回到常温空气中,那些被液化固化的气体重新汽化,气球就重新回到圆鼓鼓的状态啦!”

  科普大篷车还带来了“空气加农炮”表演秀、球幕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并邀请同学们登台,与机器人比拼舞技。一时间,掌声笑声连连。此外,大篷车上涵盖数学、光学、电学、力学等方面的数十件科教展品,也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体验。

  课堂变成舞台,讲课变为表演,这场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满载着展示器材、实验用品、表演道具的科普大篷车,是一个个流动的科普课堂。作为全省42辆科普大篷车之一,湖南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活动开办于2012年。开办之初,省科技馆借助大篷车,把一些科普展品送到偏远山区。2014年起,增加了科学实验、表演秀等活动,尤其注重与学生互动,极大激发了乡村孩子对科学奥秘的探索兴趣。

  为了让科普内容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省科技馆组建了一支科普小分队,担任下乡开展科普大篷车活动的科普老师。他们紧扣中小学科学课程课标,打磨活动内容,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物理、地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及医疗急救、灾害自救、民族文化等内容,并不断创新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如今,湖南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行程已达12.8万公里,行遍三湘四水。今年以来,已走进32所学校,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吉林省流动科技馆实现两轮巡展全覆盖——

  校园里来了“小型科技馆”

  本报记者  郑智文

  “在这里能看到星星!”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教学楼一楼大厅里,高一学生赵涵向同学分享使用科普仪器“看清星星的真容”时的惊喜。“漫天星空藏于一个望远镜形的科普仪器中,按一下按钮,能切换不同星座,感觉遥远的星空就在眼前。”赵涵说。

  教学楼大厅摆满了各类科普展品,成为流动科技馆的展区,吸引着学生们前来。

  “8月末刚布好展,学生和老师们都很感兴趣。”县科协副主席金长明介绍,本次流动科技馆共设置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地球奥秘3个主题展区,放置46件展品,在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展览,并培养一批科技辅导员进行科普讲解,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人工智能主题展区里,初三学生包涵冰将右手放在科普仪器“隔空控物”的传感器上方,反复握拳、张开、伸出手指,面前的机械手随之做出相同的动作。一旁的科技辅导员讲解着原理,介绍这种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过去学习科技知识基本以教材为主,这是第一次体验和使用科普仪器,感觉很新奇,印象很深刻。”包涵冰连连赞叹。

  展区内,不只是学生对科普仪器感到新奇,教师们同样充满兴趣。“小县城缺少专业的科普设备和场所,科普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成冰说,对孩子们来说,可触可感的科普仪器有趣多了。

  如今,流动科技馆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馆搬到群众家门口、学校校园里,破解县域中小学生获取科普教育资源不易的难题。

  中国流动科技馆吉林省巡展自2013年启动,至今已经坚持了10年。截至2023年8月,在吉林省内,流动科技馆巡展累计完成102站,参观人数累计达530万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让科普教育资源不再稀缺,让县城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吉林省科技馆流动部部长韩梅介绍,目前,流动科技馆已经在吉林省内实现两轮巡展全覆盖,每一个县城的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

  如今,流动科技馆也搬到了线上,打造“云”巡展、“云”直播、“云”社团、“云”科普,并且在巡展期间开展丰富的特色活动。“我们不仅将前沿的科普设备送到基层,展览期间还组织开展‘小小科普讲解员’科技少年风采大赛、科普‘云’社团暑期营等特色活动,助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韩梅介绍。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2日 07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