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要对得起读者(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4-09-28 19:26:11 来源: sp20240928

  说到写作,亨利·菲尔丁在《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他说,作家不应该自视为以私人身份设宴待客,或发放食物救济穷人的绅士,而应自视为开餐馆的老板。前一种情况下,食物依主人之意而定,即使准备得极为草草,被招待的人难以下咽,他们也不便挑剔和抱怨。对于餐馆老板,情形就不一样了。每一位光临的顾客都有资格对食物提这样那样的要求。

  菲尔丁说,一个作家,就像一个诚实为怀的餐馆老板,为了避免因菜肴不合心意开罪客人的情况,一方面,必须勤恳谨慎地把饭菜做好;另一方面,备好菜单,把自己所能提供的,让客人一览无余。客人看过菜单,知道在这里能享用到什么,于是坐下来,安心品尝,或者不满意,就另选高明。

  菲尔丁这里说的是写作者对读者的态度——诚恳,敬业,怀抱善意,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在《乱翻书集》中,我也希望如此。书中的看法也许微不足道,可它是我自己的真实看法,不是人云亦云,不是辗转贩卖,更不是为了附和、迎合。写作《乱翻书集》期间,我相继停掉了借以给自己写作动力的报刊专栏,沉下心去读以前没勇气读的大部头著作,天天做笔记,结果是转入了更不像严肃写作的随感和札记的细致记录。书里收集的几十篇文章,没有集中于某个主题。正如我读书,也从没有专注于某一类书。所以说“乱”,并不是自谦。能自我宽解的是,鲁迅的每本杂文集,内容也都五花八门。他在书的序言和题记里经常说,检点一年(或更长时间)来的存稿,发觉又有了几十篇,便编成一个集子。集子编成,在作者是开心的事,因此鲁迅的序言和题记总是写得那么出色——“卮言日出”地述说个人情绪的片段,更好到只能用“和以天倪”来形容。孔子说“游于艺”,在我这里,是“游荡”于艺,游荡在喜爱的几类书之间,徘徊容与,不忍舍离,好比一条不系之舟,“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我的趣向几十年不变,始终是一致的。

  我去有名的公园和花园,看见常青的灌木被剪得整整齐齐,有的呈圆球状,有的呈倒立的漏斗状,草坪分割成块,像几何学家画出来的。花木错置其间,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姹紫嫣红,井然有序,既赏心悦目,又如梦似幻。这当然是高级的艺术。我在城市那些不起眼的楼间空地,在一些人家的庭院,看到一丛两丛懒洋洋但十分健康的绣球或朱槿,偶尔还有蔷薇和杜鹃,旁边散乱地生着狗尾巴草、开蓝花的鸭跖草、可食用的灰灰菜和野蒿,也觉得很喜欢,常常驻足看一会儿。后者虽不精致,却自然,有生气。这种杂乱让我觉得放松,是宽容的气氛。各种生命——植物以及其间的鸟和昆虫,按照习性和喜好去存活和发展,我觉得也是艺术。

  好文章不拘小节,随心所欲。可恣意放纵,也可甘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可无法而法,也可墨守成规。总之是用一种妥帖如意的方式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如同量体裁衣。

  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在《读书漫谈》中引用《旧病复发》剧中福平顿爵士的台词:“把心思用在读书上,不过是想从别人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结果中找点乐趣。”我觉得这是很贴心的话。如果一本书能给人一点阅读的乐趣,这本书就值得了。

(责编:郝孟佳、李昉)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