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型工厂丨我国最大的石化冶炼企业里 藏着一个生态园

发布时间:2025-01-02 04:00:54 来源: sp20250102

  走进新型工厂,探访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灯光璀璨、如城似幻,而这实际上是一家炼化工厂——镇海炼化,它位于浙江宁波,是我国最大的石化冶炼企业,也是国家级的绿色工厂,有着很多的“全国第一”:全国第一批93号汽油就是这里生产的,F1上海站赛道用的沥青也是这里生产的。

  现在,这里用地沟油生产的航空燃油也已经完成测试飞行。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夜景,灯火阑珊,尽显工业之美,那这座绿色工厂的生产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跟随记者一起去探访。

  炼化工厂里藏着一个生态园

  早上八点刚一进厂区,记者就想去夜晚拍摄的生产线进行采访,但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这个炼化工厂里,进厂子第一个参观项目不是生产线,是一个生态园,而且这个生态园可不一般,它是由动物们自发组织形成的。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很难想象在石化厂里,竟然还有一个生态园,你看,那儿有好大一只白鹭,就立在那儿,太可爱了。这一片有特别多的白鹭,而且还有好多小的,我还发现这有好多鸟窝。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白鹭可不是养的,它们都是自然栖息在这儿的,三月来九月走,可以说是把工厂当成了家。白鹭这种物种其实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它们能在这安家,就说明工厂的空气好、水质好。

  不仅仅是白鹭把这里当成了家,工人师傅告诉记者,如今,自发自觉来到这里生活的鸟类有将近40种,这件事情还被联合国纳入了全球《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集》。

  离开了生态园,记者在镇海炼化采访的第二站是一个废物处理车间,在很多人眼中,炼化企业的一个标签就是高污染企业,尤其是镇海炼化这样的全国大型化工厂,生产的产品门类非常多,这么大的生产规模,废弃物的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高级工程师 褚鹏飞:我们石油炼制里面产生的含油污水,全程都是全密闭地处理,经过一系列生化处理之后,正在这过滤,过滤精度也是非常高,能够达到纳米级别。我们处理的工艺堪比纯净水的工艺,而且我们现在一年能够处理1000多万吨的污水,这些处理的污水也全部在我们厂内实现了循环利用,每年堪比一个西湖。现在我们也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

  在这座石化厂里,最吸引记者就是用地沟油生产出的飞机燃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这里每年能处理10万吨地沟油,相当于一座千万人口城市一年回收的餐饮废油回收量。

  地沟油到底是怎么变成飞机燃油的呢?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了一次全流程跟踪拍摄。

  半夜十二点,工作人员开车来到餐馆,开始收集餐厨废油。忙活了一晚上,工作人员收集到了满满一车的地沟油,运到炼厂后,首先要对地沟油进行通过除盐、除杂质等提纯处理。

  画面中的这些管道和塔罐,看起来和普通的炼油装置没什么区别,其实这是亚洲首套生物航空燃油装置。下一步,初步处理完成的地沟油就会进入这里,来炼制航空燃油。那么,经过了这么多道程序,最后“地沟油”炼制出来的飞机燃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炼油四部技术员 朱刘津:这里有一个采样点,我给你看看“地沟油”处理完什么样。可以看到这个油特别清澈透明,它的流动性也非常好,我们目前已经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地沟油变为航空燃油,成本还不低,从回收到加工,全流程下来,大概是普通航空燃油的三倍多。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还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如今,这座石化厂成了我国传统石化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的代表。不仅实现了废气不上天、废水不出厂。还推动了绿色石化产业链向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延伸。

  到2030年

  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四成

  绿色发展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则是这一进程的重中之重。

  我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和难点在于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这些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重点工业产品能效水平持续提升。钢铁、石化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分别超过97%和95%,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当下,一批绿色工厂、低碳工厂、零碳园区加速推进。在海南省首个陆上零碳示范井场——中国石油南方油田福山探区井场,记者看到新技术实现了全部生产用能的清洁替代,电气化率和绿电占比均达100%。

  此外,绿色产业也在培育壮大,加快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环保装备、绿色智算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方面,我国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我国绿色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今年上半年,产业向“新”向“绿”转型态势更加明显。

  提高1.9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与此同时,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初步测算,上半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下降超过36%

  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耗大幅下降,累计培育196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超20%。

  超过17%

  202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7%。在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绿色工厂产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比重超过17%。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伟 罗宏进 张丛婧) 【编辑:梁异】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