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预计2035年前后建成

发布时间:2024-11-17 05:26:04 来源: sp20241117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张晓华25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继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将通过两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开展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验证。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将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我国将通过地月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国际合作等多任务间互联互通互操作,形成功能和要素基本齐备的月基综合性科研平台。

  此外,我国将围绕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小天体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按计划开展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我们将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等航天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介绍,我国计划2025年发射天问二号,实现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2028年前后将开展天问三号任务,通过两次发射,实现火星采样返回;2030年前后将发射天问四号,开展木星系探测。

  “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采回的月壤,包括今后小行星、火星采回的样本,都会组织我国科学家和全世界的科学家共同研究。”卞志刚表示,随着航天领域国际合作层次越来越高,方式越来越多样,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工作中,共同增进对宇宙的认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光明日报 记者 张晓华) 【编辑:张子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