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质量名片 “中国制造”构筑经济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4-11-08 17:05:21 来源: sp20241108

  近年来,中国制造阔步前行,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在重点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突破,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

  目前,工业母机、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创新实现新突破,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产ECMO完成注册取证,智能6行采棉机实现量产,神舟十六号、十七号顺利升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稳步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2023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建议,集中优势力量普及性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抓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

  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达到29个、26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17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万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100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成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带动经济增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推动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新引擎。

  展望新的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加快钢铁、有色、轻工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开源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意见》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进产业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一系列举措。其中提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优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制造业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促进数字技术在传统制造业里的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说。

  (人民网 王绍绍) 【编辑:付子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