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发布时间:2024-10-12 16:29:49 来源: sp20241012

  图①:辽宁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的彩陶罐。   图②: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宽体玉璜。   图③: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铜鸟饰。   图④:三星堆4号坑出土的扭头跪坐铜人像。   图⑤: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的瓦当。   图⑥:南海深海沉船发现的珐华梅瓶。   以上图片均为国家文物局提供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游客在山西运城博物馆参观游览。   闫 鑫摄(人民视觉)

  湖北通城的陶瓷非遗传承人向学生们传授陶艺制作技艺。   刘建平摄(人民视觉)

  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相继召开。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化考古探索研究,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增强文明交流合作……本版梳理2023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亮点,与广大读者分享一年来的重要收获。

  ——编  者 

  

  田野考古硕果累累

  杨雪梅

  云南元谋人早已写入教科书,2023年7月重启的考古意在为人类史提供更多资料。水洞沟遗址考古开始于1923年,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六次大规模系统化发掘,出土文物不断丰富着距今4万年至1万年左右的发展序列。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突破了以往对我国北方区域考古学文化的认识,为探索旧新石器过渡的中国北方模式、旱作农业起源提供了关键性证据。四台遗址和康保兴隆遗址都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衍生项目“北方地区旱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遗址。

  新郑裴李岗遗址在一个墓主人左肩的陶罐中发现了残留物为大米的淀粉粒、红曲霉菌丝和闭囊壳等,推测在8000多年前,裴李岗人已经使用红曲霉发酵酿酒。在江苏兴化发现的一处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遗址,出土大量陶器、骨器和木器,钻木取火器和六孔骨笛展现了先民们的精神世界。

  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勾勒出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最新认识——大概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的长时段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阶段。古国时代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5800年至5200年前后,代表性遗址为牛河梁遗址、凌家滩遗址;第二阶段为距今5200年至4300年前后,代表遗址是焦家、双槐树、石家河、良渚;第三阶段为距今4300年至3800年前后,代表遗址是石峁与陶寺。距今3800年进入以二里头为代表的王朝时代。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多学科联合攻关硕果累累。尤其是与碳十四测年相结合,采用贝叶斯统计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测年结果进行分析,在石峁遗址与三星堆遗址的测年中取得突破。古环境研究对距今53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地震、距今4600年至4300年期间长江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揭示了自然环境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夏文化探索取得重要进展。叶县余庄遗址发现大量高等级墓葬,尤其是具有显著礼制色彩的9件、7件、5件成组陶礼器随葬的出现,说明影响后世的中原礼制可能已经在龙山文化晚期或夏初期形成。

  边疆考古一直备受关注。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发现了位于两河交汇处的三角台地上的居址区,现存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约3米,同时发现3片相对独立的墓地,墓葬3228座,已发掘52座,是目前西北地区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先秦时期墓葬群之一。出土的兼具东西方特点的文物对于研究诺木洪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还有水下考古。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通过海洋物理探测、载人潜水器水下调查以及三维影像和激光扫描记录等,确认两处沉船的保存状况,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近些年发现的长江口二号和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上的瓷器基本能在景德镇落马桥窑址找到相对应的产品。

  春华秋实又一年。考古人探索未知的脚步更加从容而自信。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王  瑨

  在河南林州红旗渠,处处可见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路行走、一路宣讲、一路学习的场景。“10万英雄儿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忆往昔劈山凿石,看如今渠水奔流,更能深切感受“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把“青年渠”的故事讲给更多青年人听,“行走的思政课”水到渠成。

  2023年,红色资源滋养“大思政课”,充分激活了革命文物传史育人、铸魂育人的功能。202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公布了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名单,确定了10个示范项目、100个精品项目。这些示范项目和精品项目,是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有益实践。

  一根灯芯的青灯下,曾书写过怎样的巨著?一封家书,如何铭刻革命者的家国情?半条被子,怎样呈现军民鱼水情?……精准把握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的切入点,按照见物、见人、见精神的逻辑,从具体到抽象、从历史到现实层层推进,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实践证明,将道理蕴于故事中,闪亮的思想与透彻的理论更为打动人心。

  以革命文物为载体打造的多元场景与多样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大思政课”的吸引力。2023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暨“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在北京启动。青少年们通过古建筑参观、口述史访谈、通识讲座、国际论坛等多种渠道,“读懂”北京中轴线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红船宣讲小分队”将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蕴含的精神内涵送到广大学子身边,高校师生从陕西西安出发追溯抗战时期爱国进步青年北上延安的足迹……一座座“流动的博物馆”,一堂堂“社会的大课堂”,丰富、生动、活泼。

  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加快,广泛构筑红色资源的网络阵地。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的“云上微思政课——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活动,推出由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明星讲解员讲述、馆校专家点评的“微思政课”,通过网络直播,产生了较大影响。

  全国3.6万余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是我们党伟大辉煌历程的见证,也是思政教育的资源“富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革命文物真正成为弘扬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教科书”。

  

  加强文物安全法律保障

  赵偲汝

  2023年10月2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审议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公布以来,已经过5次修正和1次全面修订。此次修订在保持章节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将条文由现行的80条增至92条,进一步完善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基础。

  此次提请审议的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将体现“先考古、后出让”精神的规定列入其中。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统筹协调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创新考古前置工作方式方法,使珍贵的地下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2023年,多部门联合印发了《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17项重点任务,进一步遏制文物违法犯罪活动,形成针对文物犯罪的强大震慑。文物保护重在防患于未然,目标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打防结合、群防群治”的文物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是考古大国和文物大国,全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加强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已成为共识。“加强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展示利用”被列入修订内容中。修订草案还针对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等不同类型的文物明确了多种展示其价值的方式,例如通过建立博物馆、纪念馆、保管所、考古遗址公园等,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展示文物价值。

  这些年,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都在有规划的制定中。与法律配套进行的,还有增加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推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全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等刚性举措。

  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建设将保驾护航。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周飞亚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新馆展出的1500余件(套)文物中,有几件是三星堆八个祭祀坑考古的文物跨坑拼接后的镇馆之宝。跨越千年后的邂逅,让观众心潮澎湃。

  中国考古博物馆对外开放后,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山东胶州三里河的高柄蛋壳陶杯、陶寺的朱书文字陶扁壶、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每一件都有精彩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注释,因而迅速“出圈”。

  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2023年“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国家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微博话题“中国最好的博物馆排名”冲上热搜,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约为6600万人次。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

  为满足公众需求,不少博物馆采取延时开放、取消“周一闭馆”等举措。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多个博物馆推出的夜游项目,如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夜宿”项目重新回归,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推出沉浸式解谜夜游活动“叔同之夜”,上海博物馆举办“今夜无眠·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实现建馆以来首次全天候开放……这些活动部分弥补了热门博物馆白天“一票难求”的遗憾,助力了城市夜经济的蓬勃发展。

  2023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其实,“博物馆热”并非新现象,只是叠加旅游市场的复苏后,在2023年迎来新高潮。

  这些年,博物馆改革发展一直在推进,重点是优化博物馆布局,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和国家级重点专题博物馆,支持并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各博物馆夯实藏品保护管理基础,组织实施馆藏珍贵濒危文物、材质脆弱文物保护修复计划,使自己的内容供给更加充足。博物馆也在努力转变思路,更具亲和力,奉献出更多精彩纷呈的小型专题类展览,和过去的大型通史类展览形成互补,丰富内涵成为策展文物选择的新倾向。在展陈方式上,越来越多沉浸式、互动式设计,打破了过去的单向传播,吸引观众的深度参与。

  当代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加深,博物馆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是“出圈”的主要原因。各种文博主题的综艺节目、流行于网络的文物表情包、热卖的网红文创……这些都让文物有了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让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吸引他们到博物馆开展“文化寻根”。

  全国6565座博物馆中,还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小型甚至微型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当它们也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或者更多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那才是博物馆真正的春天。由此观之,“博物馆热”还将持续升温。

  

  谱写文明互鉴新篇章

  任姗姗

  2023年4月,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致力于深化亚洲文明交流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立;9月,北京文化论坛举办,中外嘉宾相聚一堂,共鉴中华文化之美、共谋文化传承创新、共促文明交流互鉴;12月,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海内外嘉宾感悟古老文明的魅力,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对话交流……2023年,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收获颇多,在文明交流互鉴的画卷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物承载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中外合作举办的文物展览生动讲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在日本东京,“何以文明”全球巡展借助沉浸式、数字化的技术创新,让海外受众领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源头活水。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汇集中外精美文物,讲述古代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向公众讲述中叙两国以及中国与其他西亚国家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

  联合考古和文物修复进一步“走出去”。近年来,从柬埔寨吴哥窟,到尼泊尔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从乌兹别克斯坦首个世界遗产希瓦古城,到远在埃及的卢克索神庙,都有我国文物工作者的身影。在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两国承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领域的双边合作,中国专家与法国团队共同参与巴黎圣母院现场修复工作、兵马俑保护修复研究合作、公输堂和茂陵合作项目。

  学术交流促进文博专业领域的合作。前不久,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被论坛授予“终身成就奖”。在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专家与各国学者就“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遗产的未来”等议题展开交流……保护传承、合作交流是各方探讨的主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回眸2023年,创新交流方式、拓宽合作领域、搭建交往平台,文化遗产成为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的“桥梁”,为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新的篇章。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6日 0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