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话 搭建法中文化交流的桥梁(创作者谈)

发布时间:2024-12-15 23:33:01 来源: sp20241215

  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雷米·艾融作品。

  《杭州人家》,作者雷米·艾融。

  雷米·艾融在工作室中作画。   刘文震摄

  《峭壁》,作者雷米·艾融。

  今年是法中建交60周年,也是法中文化旅游年。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60年一甲子标志着纪年周期的新起点,是干支纪年轮回的开端。对我而言,这一年的序幕于3月拉开——3月23日,一场跨越我艺术生涯各个时期的回顾展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开幕。我亦在法国巴黎策划一场秋季展览,展示中国艺术家的绘画作品。我衷心期望,通过艺术对话搭建法中文化交流的桥梁,奏响法中友谊的新乐章。

  回归自然,致敬经典

  人们有时会用“空间主义”或“迷宫”形容我的作品:几何体飘浮在空中,拱门和罗马柱随处可见,迷离的色彩,流转的光影……各种元素相互博弈,呈现出一个充满动态张力又不乏平衡宁静的世界。

  读者朋友不妨通过正在杭州举办的“时光对话——雷米·艾融个人回顾展”来了解我的艺术创作。展览集纳了50余幅作品,这些画作既有抽象几何图形,也有对自然界具象事物的描绘,比如海滨景观、建筑外观和室内场景,有些则是二者结合,即所有元素散落在一个由自由形体和光影严谨构筑的三维空间,映射出我对光线与空间结构的思考与理解。

  我的绘画源于自然。我热衷于在触手可及的空间里勾勒形态,从桌上的静物到室内的每个角落,从工作室的静谧到生活的喧嚣,再扩展至远方的风景与建筑,直至地平线处清晰的三重分界——沙滩、海水和天际。画布之上,最令我着迷的是光影的游戏、构图的巧妙、空间的深邃和物与物之间的几何关系。我钟情于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保罗·塞尚或法国点彩画派画家修拉画中的色块,它们如同阶梯上的一格,或地上的一石,共同编织出画面全貌。

  和大自然一样,经典画作也是我的创作源泉。在法国美术长河中,涌现出诸多流派宗师:从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普桑,到巴洛克时期绘制大自然壮阔画卷的洛兰;从于画布上舞动光影的印象派大师莫奈,到后印象派用色彩和线条探求深邃意义的塞尚;再到立体主义先锋毕加索与布拉克……自孩提时代起,我就经常和祖父一起去卢浮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欣赏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这些领路人滋养我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让我领悟到艺术家肩负的三重使命:首先,要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其次,要将自己吸纳并理解的一切传递给世界;最后,要与同代人携手,共同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艺术家的责任。

  中国山水,灵感源泉

  大约20年前,我与中国结下深情厚谊。从那时起,中国向我敞开一扇扇大门,我前往中国举办展览、参加国际会议,一次次艺术对话,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在中国文化视野中,人类之于自然往往显得渺小,而在西方观念中,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在我看来,这两种关于“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正是中西艺术底色有所差异的原因。以中法园林的迥异风格为例:苏州园林令我着迷,其设计仿造自然,它们曲径通幽,或搭建屏风作为隔断,或利用岩石使人驻足,每次漫步其中,都充满探索与发现;法式园林的建造理念完全不同,它们创造视觉的延伸,体现对称性和秩序感,令游人面对这些自然造物的变化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

  伴随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我愈发认为,西方思想围绕语言、修辞和逻辑展开,中国思想的来源之一是绘画。可以说,中国绘画搭建了一座连接物质世界与精神境界的桥梁。我惊喜地发现,华夏大地处处皆画,山川、沙漠、草原,每处自然风光都带来截然不同的创作灵感。我尤爱黄山,甚至认为不去黄山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山水画——云雾缭绕遮掩山峰,悬崖峭壁仿佛溢出画纸的水墨笔触,无一处、无一景不是中国古典绘画语言。更不用提这个文明古国还创造出长城、京杭大运河这样壮观的人文景观。我也享受在中国各地探访风景,尤其喜爱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巧妙镶嵌在一起,与穿梭其间的蜿蜒小路及潺潺小溪营造出秀丽和谐的乡村景致。

  中国是绘画艺术的伟大国度,无论是古代水墨画还是现代架上绘画都充盈着传统的魅力和创新的活力。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时常只有一两个人位于画面一角,他们或泛舟湖上,或悠游于林泉之间,意味无穷。吴冠中是我敬佩的中国画家,他在法国深造,作品既融合中西艺术精髓,又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作品的背后,是中国画家对世界充满诗意的观照方式。他对光影变幻、形态转换的细腻捕捉,以及在呈现山水之美时惊人的造型创新,不断给我带来灵感和惊喜,激发我的创作热情。

  促进交流,寄望明天

  2005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与这片土地一见钟情。近20年过去了,这种感觉从未减弱、消退。中国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人文传统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位置愈发清晰,日趋重要。

  随着对中国艺术、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我开始在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例如,本次回顾展中的油画《峭壁》创作于2007年,体现出中国绘画对我的滋养。和以往画作中的艳丽色彩、大块几何图形不同,这幅作品呈现出中国画清淡悠远的写意风格:峭壁之下有一棵树,两个旅人在拱门下,眺望远处的山峰。

  2020年,我接受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邀请,完成大型画作《丝绸之路——向世界敞开之门》,呈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壮阔风景。海洋连接法中两国,来自中国的商船乘风破浪,抵达勒阿弗尔港和马赛港。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我画作中的常见元素——双开的门形。这一意象对我而言意味着视野的进出,是探索空间的一种方式。这幅画中的门更为具象,拥有一把钥匙,寓意着丝绸之路是中国对世界打开大门的钥匙。海上的朝阳赋予画作以灿烂色彩,象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前景光明灿烂。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这幅作品再次于北京展出。

  我认为,法中两国的友好交流与文明互鉴对全球文明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增进两国间的艺术对话和文化往来,我抱有极大热情。2023年,我多次前往中国,在北京艺栈画廊成功举办以“迷宫中的沉思”为主题的个人展览,担任“中法环境月”青少年绘画大赛评委,在江苏省苏州市参加了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等活动。2022年,我策划的“色彩的探索——法国当代绘画展”在苏州博物馆举行,展出10位法国当代艺术家的百余幅作品。今年是法中建交60周年,我渴望借此良机,推动更多艺术家携作品互访,为两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互鉴贡献更多力量。

  10年前,我被授予中国国家画院外籍研究员的荣誉,同获此殊荣的还有皮埃尔·卡隆、让·卡尔多、埃里克·德玛杰赫、克劳德·阿贝耶、保罗·安德鲁等法国艺术家。我相信,法中艺术家深入对话能够促进两国民众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同时将助力构建一个宣扬和平、赞颂艺术、热爱自然的美好明天。

  (作者为法国当代著名画家、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本报记者尚凯元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2日 1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