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非银行支付无照上路

发布时间:2024-09-12 23:02:23 来源: sp20240912

  备受市场关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正式对外公布。这意味着非银行支付迎来了行业的“基本法”。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的行政法规,《条例》补全了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法律制度,解决了以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低的问题,将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规模为10046.84亿笔,交易总量为348.06万亿元。非银行支付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支付行业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市场也暴露出一些亟待整治的问题。例如,有些机构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支付业务;有些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直连,通过银行违规跨行清算;有的机构违规经营、挪用客户备付金;有的机构甚至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通道。据监管部门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年,第三方支付领域至少产生了56张罚单,罚没总金额超过2.71亿元。

  针对这些问题,《条例》的出台正当其时,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到了实处。新规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强化风险管理;三是加强用户权益保障;四是依法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这些举措是亮点也是重点,把对了“脉”也开准了“方”,旨在进一步强化监管,杜绝“无照上路”,促使产品创新有序推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支付业务的需求,让更多用户安全便利地参与各类经济消费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结合多年来的监管实践,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支付业务分类经验,坚持功能监管理念,从业务实质出发,根据其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消除监管空白,也能更好地避免监管套利。

  可以预见,未来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发展重点和最适用场景,仍然是小额、高频的便民支付场景。这也对非银行支付机构提出了坚守“本位”的要求。广大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围绕“支付为民”理念专注主业,防范业务异化,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信息安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监管部门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做到堵偏门、开正门,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综上,《条例》将以往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在准入退出、业务规则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市场化机制,提高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不仅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非银行支付行业规范化,也有利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更好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经济网供稿)

  张国栋 【编辑:房家梁】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