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资源”生成“热经济”(评论员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18 10:52:02 来源: sp20241118

  找准突破口,统筹资源、多措并举,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才能把握机遇,切实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既有漫山遍野的玉树琼枝,也有烟雾缭绕的寒地温泉。在黑龙江伊春市宝宇森林生态小镇,冰雪森林美景引人入胜。带着一家人从江苏自驾前来旅游的王先生感慨:“孩子第一次看到蒸腾的水汽和晶莹的冰挂同时出现,特别兴奋。”伊春,这座曾因过量采伐而一度面临森林可采资源几近枯竭的城市,通过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生态旅游,正在融合雾凇、康养、滑雪、研学、民俗、美食等元素,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只是伊春。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万龙滑雪场,滑雪爱好者在雪道上疾驰;辽宁沈阳市精心推出冰雪赛事、冰雪演出等一系列冰雪活动……在北方,冰雪资源较为丰富,冰雪魅力无处不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耀雪冰雪世界正加快建设,湖北武汉市的室内滑雪场客流量可观,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大草原筹划举行雪地火锅宴、冰雕展等冰雪旅游活动……在南方,尽管冰雪资源相对匮乏,冰雪消费的潜力也不容小觑。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逐步走低,多地冰雪消费逐渐升温,“冰雪+”产业链持续延展。

  冰雪经济蕴含蓬勃生机,能够释放消费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找准突破口,统筹资源、多措并举,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才能把握机遇,切实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融合创新,打造更丰富的冰雪消费业态和场景,满足市场需求。真正从游客消费体验出发,引入潮流元素,创新项目玩法,体现独特创意,更好展现冰雪文化魅力,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深度参与。比如,举办冬捕节、冰雪汽车拉力赛等活动,提供更多的冬季旅游活动项目;增设低难度的树林滑雪路线,创设景色优美的“打卡”点位。此外,还可因地制宜推进文旅体融合,将滑雪、温泉、非遗、研学、美食、酒店等资源整合起来,推出“冰雪+健康”“冰雪+美食”“冰雪+研学”“冰雪+时尚”等特色旅游线路。

  优化服务,及时补足冰雪产业链短板,回应升级期待。有的地方从改善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方面着力,构建冬季旅游产业体系。有的地方升级运力和安全防护设施,做好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游客安全。有的地方发放冰雪消费券,优化景区门票在线预订流程,适当延长场地运营时间,提升游玩体验。实实在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同时引导经营者明码标价、诚信经营,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走进冰雪世界,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挖掘潜力,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红利。近期,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冰雪季初次购买滑雪票的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预计,2023年中国冰雪运动产值或达到8900亿元,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着眼未来,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相关经营主体活力,方能持续拓展冰雪产业发展空间,巩固和扩大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冰雪经济,未来可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越来越多地方找准发展冰雪经济的发力点,越来越多人亲近冰雪、感受冰雪、参与冰雪休闲旅游,“冷资源”一定能生成“热经济”,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9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