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业服务更“智慧”(人民时评)

发布时间:2025-01-09 21:43:38 来源: sp20250109

  要用足用好数字技术,推动智慧就业走深走实,为广大求职者和招聘单位提供更快更准、更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

  

  在上海,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首次设置智慧就业专区,能“刷脸”投简历的“1号求职机”吸引不少人尝试;在浙江杭州,一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上线AI面试官,能模拟专家培训面试技巧;在山东济南,一场“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线上互动达20万人次……近期,数字技术、智慧服务加速融入各地的春季招聘,为求职者带来新体验。

  智慧就业服务,为更好解决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路径。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当前农民工总量近3亿人,登记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到1.84亿户,就业与用工对接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一边是求职者对未来工作不够了解、选择困难,一边是企业对人才情况掌握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匹配度和成功率,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亟待解决。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就业服务,能有效降低求职招聘的搜寻成本和沟通难度,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升级,智慧就业在就业公共服务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比如,对求职者而言,线上招聘不仅增加了就业渠道,还有效延展了招聘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与线下招聘相比,其传播范围更广、程序更简便。这大大便利了异地求职,同时有利于集成更多招聘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的信息,提供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着眼未来,要用足用好数字技术,推动智慧就业走深走实,为广大求职者和招聘单位提供更快更准、更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

  通堵点,强化人岗匹配。当前,部分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是形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教育和产业数据互通的智慧平台,有利于院校及时掌握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动态调整招生计划和学科设置,形成更精准的“就业—招生—培养”联动反馈机制。

  补短板,提升就业质量。我国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许多一线岗位提出更高的数字技能要求,并催生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填补新型技能人才缺口,企业自主培养能力有限,智慧就业服务则大有可为。比如,将就业与培训紧密结合,运用短视频等平台开发、推广技能培训课程,帮助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这有助于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聚合力,完善政策链条。稳就业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主体、多环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加强减税降费、资金奖补、融资便利等相关政策配合,还是打造就业监测、用工对接、兜底帮扶等就业服务闭环,都有必要加快构建一体化、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业务联动、数据共享、科学管理等汇聚稳就业合力,让智慧服务更好支撑就业创业全过程。

  全面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更多事项“智能联办”、建设全国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人介绍了下一步工作,“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服务”是重点之一。随着智慧就业服务加速普及,“政策找人”会更给力,“人岗匹配”将更精准,从而让高质量充分就业惠及更多群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9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