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沉迷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11-15 23:45:20 来源: sp20241115

  暑假,孩子们跟着家长回到了农村的爷爷奶奶家,晚上本可以在外面看满天星斗。可是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是沉迷于手机,仿佛已经找不回从前安静地欣赏星河灿烂的那一幕。希望大家放下手机,和老人一起聊聊天,享受一下夏夜的星空。视觉中国供图

  暑假以来,不少家长每天都在和孩子斗智斗勇——防止他们沉迷电子产品。

  家有初中生的徐灵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倾诉,这几日儿子经常和她吵架。徐灵为了减少儿子玩游戏的时间,规定每天下午给手机、晚上收手机,其他时间手机锁在柜子里。儿子以期末考试成绩提高为理由,要求不限制或延长支配手机的时间。

  不少家长和徐灵有着相似的烦恼:该不该管控孩子使用手机?如何管?近期,一则网络视频里,不满10岁的男孩嘶吼着求母亲给他平板电脑的画面,同样引起热议。漫长的假期,未成年人的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何防止他们对游戏和短视频成瘾?

  为什么青少年阶段容易沉迷游戏、短视频

  25岁的洛安在北京当游戏策划师,今年6月,在社交平台上,他评论了一个父亲提出的疑问——“初二的儿子沉迷于玩游戏怎么戒”,并意外收到其他人的相似咨询。洛安认为,孩子沉迷游戏,一定是在现实中找不到获得感。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任何成功的产品、爆火的游戏,本质上都满足了大众的内心需求。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钟娜介绍,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关注点从获得老师家长等权威的认同,转向获得同伴、小圈子的认同,从服从权威,变成探寻自我,因此心思会变得敏感;在生理上,青少年大脑内部相互调节的能力弱于成年人,特别喜欢新奇的刺激,不太能够区分长远的利益和风险。

  因此,在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作用下,青少年阶段本就是心理疾病、精神问题的高发期,包括游戏成瘾问题。

  钟娜介绍,青少年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家庭发生变故、小圈子里同伴玩游戏者居多、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的关系等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影响。“游戏成瘾的发展,不是简单因为孩子个人出现了品质或生理问题。”

  此外,有些青少年游戏成瘾是由于出现了情绪问题。钟娜解释,比如孩子面临抑郁、霸凌、社交焦虑等,他们通过玩游戏纾解负面情绪,家长应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只针对游戏成瘾,要真正理解孩子打游戏的动机。

  除了游戏,短视频在青少年中也十分流行。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胡玉正教授于2018年回国任教,彼时国内短视频行业兴起并迅速火爆,他发现了短视频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潜在成瘾问题,于是拓展了研究方向,关注短视频成瘾问题。“短视频对用户来说完全没有门槛,只要有手机就可以刷,且平台的推荐机制可以投其所好,任何人都能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胡玉正团队研究发现,观看短视频会抑制大脑认知控制的脑区,包括记忆系统和监测系统,这解释了为何有时刷完短视频就忘了原本打算做的其他事,并且用户很难自主脱离观看短视频的行为。胡玉正指出,这一抑制作用存在个体差异,即有的人看短视频并不容易沉迷,而有的则容易被其“诱惑”,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还不得而知。

  胡玉正指出,青少年使用手机受父母的影响很大。他观察到,当一家人走在一起还是各自看手机,无形之中会让孩子觉得看手机是打发时间的正常方式。其次,由于紧张的课业压力,当青少年有可自行安排的时间,他们会选择看手机这种容易获得即时满足的消遣方式。他特别提到,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管教,更容易出现没有限度地使用手机和刷短视频的情况。

  游戏成瘾有固定行为特征,应避免扩大化诊断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这意味着以前一些比较混乱的诊疗行为已基本结束,对游戏成瘾进行规范化诊疗的新篇章已经开启。

  钟娜认为,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看手机感到极度焦虑,“一旦孩子拿起手机,就觉得他一定是在娱乐”。在临床医生的判断上,游戏成瘾并非某段时间,比如寒暑假期间或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比赛打得多了就叫成瘾。判断成瘾有固定的行为特征,并要有持续一年以上的症状。

  具体而言,钟娜介绍,首先是玩家在游戏时长、频率、充值的金额、投入的程度上完全失控;其次是游戏优先于生活中其他事务,吃饭、睡觉、学习等都不重要了;最后,尽管有了负性结果,影响个体的正常社会功能,比如人际关系变差、学业职业功能下降,玩家还是没办法自控,继续打游戏。

  “不单孩子会成瘾,成年人符合这3个病理特征时,都能称为游戏成瘾。”钟娜提醒,判定一个人为游戏成瘾,有非常严格的标准,这是为了避免扩大化诊断,家长也应避免通过在互联网查询来对孩子进行诊断。“一旦到严重的游戏成瘾阶段,治疗起来是非常棘手的,我们强调早发现、早干预,预防也非常重要。”

  胡玉正补充道,青少年的自我反思和控制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现行判断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在青少年群体有适应的局限性,更多适用于成人。

  任何不加疏通的“堵”都不可取

  “得不到阳光的种子,必然以扭曲的方式满足对阳光的需求,减少悲剧的方式便是掀开遮蔽阳光的阴影,让种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阳光。”洛安反对“戒瘾”的说法和一些极端做法,“任何不加疏通的堵都是不可取的,比如断网、收手机、打骂孩子、苦难教育等。”

  有家长提出将孩子送去电竞训练营,通过打击他们玩游戏的信心从而让其失去兴趣。洛安认为,若家长能在击垮孩子这一信心之前,为他内心建立起其他自信,则这方法可取,否则只会事与愿违。“理想的情况是,人们既能享受游戏等娱乐本身的乐趣,释放压力,获取活力和笑容;也能随时放下游戏,像游戏中的勇者一样去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钟娜认为,无论医生还是家长,与孩子探究玩游戏动机的前提,都是建立信任关系,让他相信你是能够理解他、来帮助他的。接着询问他们,游戏或电子产品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影响,“要真正站在个体的角度去考虑他面临什么问题,为什么打游戏,有什么心理困惑和现实困难等”。经过利弊分析,才能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没有一吃就能不打游戏的药物。治疗游戏成瘾,目前主要以心理干预为主。”钟娜建议,家长和孩子商量出可行的计划,比如约定合理的游戏时间,试行两周观察效果,哪怕孩子做不到,也不要盲目指责,而是分析他做不到的原因,再调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胡玉正提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孩子尝试更多事物,允许他犯错,重要的是犯错后怎么让孩子学习,不要劈头盖脸地批评,“很多孩子没有动机去探索,因为一旦犯错就面临批评,以至于有时间也不去尝试任何其他事情,就想通过手机得到简单的情绪满足,同时也不犯什么大错误”。

  (应采访对象要求,徐灵、洛安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纳 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