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够8杯水健康才能达标?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发布时间:2024-12-04 06:27:15 来源: sp20241204

  “每天喝够8杯水(约2升),有利于身体健康,否则就会缺水。”已经成了不少养生人士的共识。然而,这条广为流传的“健康定律”却是伪知识。这是怎么回事?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揭晓,网罗近期热门的健康谣言,让我们一起直击真相。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 常吃含酵母面食伤胃

  真相 网传常吃用酵母制作的面食,对胃部有害,其高嘌呤还容易引发痛风,甚至有致癌风险。不过,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酵母在馒头、面包等面食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但酵母的发酵和产气能力受温度、面团组成的成分、pH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温度超过60摄氏度,酵母就无法存活,更不可能发酵产气。因此不必担心刚蒸烤出来的馒头、面包还会大量产生二氧化碳,伤害胃部。

  从成分来看,每100克酵母的嘌呤含量为559毫克,确实可以归类于高嘌呤物质。但酵母仅是发酵剂,并不单独作为食品食用,从摄入量分析,酵母的建议添加量是0.5%,即5克酵母可发面1公斤左右的面粉,按照每餐每人100克主食量折算,嘌呤含量基本可忽略,因此对痛风患者的影响微乎其微。

  有说法认为,酵母在高温状态下,会使面粉当中的蛋白质和糖分发生转化产生新的香气、色泽以及味道,再经过美拉德反应(指的是含氨基的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聚合、缩合等反应,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会产生一些有害的致癌物质。但实际上,酵母主要在发面阶段产生作用,在超过60摄氏度的环境下就会失活,更不会在高温下起反应,因此所谓的致癌与其无关。

  流言 每天喝够8杯水才健康

  真相 不同年龄段、性别、国家的人需水量是不同的,“8杯水”这种一刀切的健康建议并不适合对个体进行精准化健康指导。

  人体每天的“水周转量”即水的总交换量,包括了我们摄入的水分和流失的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需水量。不过,水周转量并不等于我们每天实际的饮用水量。

  例如,一名20多岁的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4.2升,但并不需要饮用4.2升的水。因为人体代谢和体表水交换可提供其中的15%,其余85%的需水量来自于食物和饮水,如果食物和饮水各半,则该年龄段男性每日平均饮水量为1.5至1.8升。

  相比之下,女性饮水量要小,因为女性的非脂肪成分低于男性,例如一名20多岁的女性,每日的饮水量可能为1.3至1.4升。

  流言 头孢配酒一点事没有

  真相 前不久,有脱口秀演员发微博称“吃头孢喝酒根本死不了,除了胃有点不舒服,一点事没有”,引发医生的一大波“声讨”。这种严重情况下可致死的行为,岂是个人的感受就能混淆视听的?

  很多头孢类抗生素遇上酒精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反应严重程度与药量、饮酒量及个人体质相关。有时“头孢就酒”之后没事,可以说是万幸。但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一丝侥幸。

  很多时候,双硫仑样反应不是“一点事没有”,甚至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医药专家建议,吃完头孢7天内不能喝酒,同样,喝酒后一周内也不能吃头孢。

  一般情况下,比较轻的双硫仑样反应可以自愈,同时可以通过大量饮水、休息等方式缓解症状至自愈。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不缓解,则要及时就医。

  流言 自热米饭里的大米是假的

  真相 先说结论:不论是重组大米,还是煮熟之后再干燥的大米,或者无菌米饭,都是用真大米做的,只是加工工艺不同。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快速便捷地吃到米饭,省去长时间的加工。

  目前市场上的自热米饭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将大米碾碎,然后再加入淀粉,通过再挤压熟化重组成米饭粒,这种米又叫做重组大米,这种经过处理的米,它的淀粉糊化速度会更快一些,可以很快做熟;第二种是大米煮熟之后再干燥做成的。煮熟之后的大米,它的淀粉是经过糊化的,然后再将它快速脱水,就能够让糊化的淀粉分子结构更稳定,防止淀粉的老化回升,也就能够快速地煮熟,这个其实跟我们平时吃的方便面是一样的道理;第三种是无菌米饭,其实就是煮熟的米饭,杀菌之后密封保存,吃的时候你只需要放在微波炉里面加热两到三分钟就可以吃了。

  流言 用雪搓一搓能治疗冻伤?

  真相 针对冻伤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偏方——用雪搓,哪儿冻搓哪儿!然而,这个方法不仅不靠谱,还很坑。

  这种说法可能有几个来源:一是受到电影、小说等影视作品的影响。二是在野外,缺乏救助设备时,人们会用一些临时方法,而雪是最容易找到的。三是相比冰,人们觉得雪温度更高,甚至比冻伤部位的皮肤温度还高,可以起到保暖作用。因此,才会有人认为用松软的雪按摩皮肤可以缓解疼痛。

  但在现代医学条件下,用雪治疗冻伤是错误的,不但很难改善血液循环,还可能导致新的损伤。正确的方法是,一旦出现肢体冻伤,要离开冻伤环境,回到常温下。用30摄氏度到40摄氏度的温水逐渐恢复皮表体温知觉,口服热水也有助于提高体内循环温度。但不要用热水浸泡皮肤,也不要火烤或摩擦冻伤的皮肤,剧烈的温度变化反而不利于皮肤的恢复。

  若出现水泡溃疡,不要剪开,可先外用冻伤膏,抗生素软膏保护后,用电热暖手宝或者温水袋逐渐恢复体表温度,然后就医治疗。

  流言 生物制剂冬季可放室外

  真相 有人认为冬季户外气温寒冷,保存胰岛素、激素等生物制剂不用再特意放到冰箱中冷藏,放在户外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胰岛素、激素等属于生物制剂,冷冻后其蛋白质会变性,将导致药品失效。一般情况下,未开封的生物制剂建议放在2摄氏度至8摄氏度的冰箱中冷藏。冷冻和冷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冷冻通常指零下20摄氏度至0摄氏度。

  北方冬季户外往往比较寒冷,气温可能降至0摄氏度以下,如果将胰岛素等生物制剂直接放置在室外,极有可能被“冻伤”,即使解冻,也无法正常使用。

  在冰箱中存储胰岛素、激素、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剂时,也不建议放在冰箱门上的储物格里。因为开关冰箱门可能导致温度不恒定,开关门产生的震动也可能破坏生物制剂的分子结构,进而损坏药品。

  文/本报记者 李洁 【编辑:岳川】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