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发布时间:2024-09-10 11:59:24 来源: sp20240910

  图①:赵跃芳(左)在田地里指导村民育苗。   王绍云摄   图②:马良武(左)对信号机设备进行电压测试。   文 毅摄   图③:夏雨(中)和同事研究项目设计方案。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图④:黄强(右)在门机上指导新司机。   徐 俊摄   图⑤:王晖(左)与社区老人交流。   龙 雷摄

  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群众的挚爱,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用出色业绩凝聚民心,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七一”之际,本版选取5位基层党员,向读者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     

  ——编  者

  

  “择一城,筑一梦”

  本报记者  张  洋

  烈日当头,河北雄安新区一所新建的学校里,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夏雨正带着设计团队,和施工方一起,选择墙漆颜色。他们此前已来过四五次了,精挑细选,想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其实人也一样,一生会面临许多次选择。如何选择,考验着初心。过去七八年,夏雨一次次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2017年,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发布后,夏雨第一时间递交意向书。在原单位已是业务骨干,非要去吗?家里的老人孩子,谁来照顾?创业艰难,有信心吗?许多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但夏雨的态度却十分坚决:“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是干规划设计这行的,必须去!”

  初到雄安新区,办公条件很简陋,连办公用品都是自己带过来的。工作难度很大,这里的规划建设没有先例可循。

  “眼前没有路,那就蹚出一条路来。”夏雨和同事们下苦功夫,开展“地毯式”调研,历时4个月,从村容村貌到环境地理、乡土人文,翔实记录了33个乡镇、637个村庄的情况,汇编成30余册文字资料。

  那段时间,他们白天忙调研,晚上抓研讨,从党中央精神中找方向,从国际先进标准中找差距,一笔一画勾勒“未来之城”的规划蓝图。他们撰写的规划材料和意见,在雄安新区“1+4+26”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体系中被大量采纳。他们还进一步梳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将其中的部署要求和发展理念转化为技术语言和指标参数,编制了《雄安新区规划技术指南》,为工程设计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

  从蓝图到实景,夏雨一刻也不停歇。她和同事们一次次跑工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车站是城市的窗口。雄安站,站顶有光伏发电,地下有城市走廊,高铁桥下是城市公园。建设之初,有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论证会上,我据理力争。一想到这是‘未来之城’的高铁站,要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要对历史负责,我就按捺不住。该争的就要争,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夏雨说。

  这些年来,“未来之城”拔节生长,夏雨也多次遇到不错的个人发展机会,但她从未放在心上。她说:“我只想把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把我热爱的事业做好,义无反顾地干,踏踏实实地干。党员、干部应当是纯粹的,这是我对忠诚干净担当的理解。”

  她把石家庄的房子卖了,在雄安这片热土深深扎根;把个人的全部书籍捐给了单位,“规划院就是我的家”。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强规划院人才的梯队建设,如何推动规划设计行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为“未来之城”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活力。

  “择一城,筑一梦,能够亲身参与到这项伟大事业是无比幸福的。为创造一个妙不可言的未来,我和同事们一定倾心尽力、奉献一切。”夏雨说。

  

  “把百姓的事一件件办好”

  本报记者  赵  成

  “王奶奶,我来了!”周五一放学,读三年级的马子豪蹦跳着来到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四点半课堂”,进楼就推开王晖办公室的门,探出半个脑袋问:“今天有啥好吃的?”

  马子豪口中的“王奶奶”,是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晖。“都知道我这有零食备着呢。”王晖一边拿糖一边笑着说。

  书法、航模、心理课……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墙上悬挂着每日课程表。6年前,牡丹社区免费开设幸福教育课堂,为社区儿童提供课业托管、兴趣培养等公益课程,也被称作“四点半课堂”。

  “2017年刚来社区时,有居民提出‘我也想出去扭秧歌、活动筋骨,可孙子孙女怎么办?接送、做饭、看着写作业,你说咋整?’”王晖说,“为此,我们开设‘四点半课堂’,请来大学教授、中小学老师免费讲课,社区3至12岁的孩子都能报名,已开设20多门课程。”

  孩子爱上、家长满意,幸福教育课堂开进了居民心坎里。但开办的过程却不容易。“场地、师资怎么解决?哪些孩子能优先来上课?”王晖掰着手指头讲述点滴细节,“家家孩子都是宝,交到咱手上,可得悉心照护好。”

  建起社区资源库,挨家挨户拜访社区里的大学教授、退休教职工,动员大家各展所长出一份力;一次次对接社会公益组织,协助做好课程设置、活动规划等工作;广泛吸纳社区志愿者,做好课堂配套服务……王晖花心思、想点子,下足绣花功夫,把工作一项一项做实做细。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这是王晖开办幸福教育课堂的原因,也是她多年来从事社区工作的初心。

  初来牡丹社区,比起基础设施差问题,居民对生活环境不满、对社区干部排斥,这更让王晖在意。“咱得把居民的情绪化解开。”王晖说,“小区改什么、怎么改?得让大伙儿见到诚意。”王晖带着工作人员入户走访26次,发放调查问卷2800多份,整理出涵盖800多个问题的需求清单。同时,与专业设计公司对接、与居民代表座谈,讨论改造方案。

  2021年,牡丹社区启动全面改造。如今的社区,电线电缆入了地,保温板上了墙,城市书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广场、休闲亭廊从无到有,生活环境好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了。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在社区工作,就要把百姓的事一件件办好,让老百姓感觉到党就在身边。”王晖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本报记者  张  驰

  澜沧江畔,山连着山。晨起闲暇时,赵跃芳总爱往山顶跑。她喜欢朝阳给磅礴的云海染上金色,但她更爱看的,是从山脚到山顶渐次分布的产业林,这可是村里的宝贝疙瘩。

  赵跃芳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党总支书记。初见她时,一头齐耳短发,身材娇小,开口声音却是低沉沙哑。“一上午打了八九个电话,忙得连口水都没喝上。”赵跃芳说。10多年来,她一直如此,热情高、干劲足,带领村民一件接着一件办: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绿美建设……

  乡村要振兴,必须有产业支撑。村里的产业,从山顶往下看最直观,海拔1350米以上是古树茶园和品种改良后的台地茶,从山腰到山脚分别种的是咖啡、坚果、甜龙竹。

  马台村的古树茶,特殊之处在于茶树是从石缝里长出来的。赵跃芳对古茶树有感情。“原来,茶农卖鲜叶收入少,茶厂效益不好。大家想把古茶树砍掉,种上台地茶,能多收茶叶。”赵跃芳坚决不同意,“古茶树是代代传承下来的,砍树肯定不行。”于是,她带着大伙儿研究分析,认为村里的鲜茶叶品质没问题,主要是缺少成熟的加工技艺。

  2020年,依托项目资金,村里建起加工厂,准备引进加工企业。赵跃芳跑东跑西招商引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引进云南星女王茶叶公司,形成“支部+企业+合作社+茶农”模式,“马台岩茶”的品牌得以发展起来。如今,古树茶园里还新修了2.3公里长的栈道,种上樱花、茶花等观赏植物,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茶叶发展综合体,产业体系渐成规模。

  除了抓产业发展,还要抓好村庄建设。在赵跃芳的小面包车上,放着4本笔记本,除了会议记录、学习日记,还有民情日记。这些年,她记录村里事的“流水账”已有20多本。

  翻看日记内容,进入6月,除了“防汛、防灾”等内容,“抓好卫生”“多种花种草”等字眼也十分突出。走访入户时,她顺带看看村庄道路是否干净,村民生活环境清不清爽。“村庄要美丽,不能光靠我一人。”赵跃芳说,发动群众共建美丽乡村,很大程度上靠村委会的一堆“杂物”。

  在村委会,山上捡回的木头当花盆,看着破烂,但产出不小:7个品种的三角梅层层叠叠开放,还有10多种多肉植物姿态各异。村里人来办事,看着好看,就顺走一两株苗种在家里。赵跃芳还主动帮忙:“建成小花园,为的就是把大家带起来。”

  如今,赵跃芳走访入户时,爱录些小视频发朋友圈:笼树箐村民小组鲜花盛开,良子田村民小组的小菜园丰收在望,高速公路下岔箐村民小组的道路干干净净……村民马永兰说:“她可真有办法!谁家不爱干净不爱美,她拉拉家常,夸一夸,就自然而然地把生态环保意识装进了那家人的脑袋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说完,赵跃芳就急着赶往竹笋扩种的点位,小面包车行驶在山间小路上,也行驶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道上。

  

  “要做就做到最好”

  本报记者  沈童睿

  “你玩过娃娃机吗?我的工作和‘抓娃娃’差不多。”站在长江边的码头旁,江苏省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门机司机黄强,指着远处矗立的一排“巨兽”,热情地介绍。

  黄强说的“娃娃机”,是50米高的门机,操作员需要在距离地面20多米的驾驶室里,仅凭操作杆和脚踏板起吊货物,难度可想而知。黄强却能让这些“巨兽”乖乖听话,做到货物零损耗,这份操作自如的精湛“功力”,他修炼了20余年。

  2000年,黄强从上海港湾学校毕业,成为张家港第一批具有全日制中专学历的门机司机。他第一次爬上门机驾驶室时,手脚都有些发抖。业精于勤!之后,他抓住一切上门机训练的机会。每次别的学员下机休息,他还留在现场,反复练习。师傅王国兴说,他带过的徒弟中,黄强不是最有天分的,却是最认真的一个。

  在他看来,港口设备、工艺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时代浪潮,不仅要提高操作技能,还要花精力攻克技术难关、优化装卸工艺。

  2004年,公司首次进行接卸钢管作业。由于钢管重量较轻,作业过程中钢丝绳晃动十分明显,许多司机都觉得难以操作。黄强认真观察,思索破题之策。终于,他发现通过控制变幅操作,可以将钢丝绳晃动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

  此后,黄强又特意收集来港货种资料和作业特点,结合操作经验,把散货、木材、件杂货等货种整体吊装过程进行标准化动作分解,形成了一套“黄强门机操作法”。面对某种情形,手脚应如何动作,应持续多长时间,这些步骤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如今,这本“宝典”已成为门机司机的基础教材。

  “作为党员,我要带头钻研技术,这得有工匠精神,要做就做到最好。”眼下,他与同事一起讨论门机远程操作系统的完善方案。远程操作系统使司机可以通过屏幕、手柄操作门机,不必再爬上距离地面20多米的狭小驾驶室,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安全。目前,港埠分公司已有数台门机实现了远程操作,黄强希望这一系统在港口内全面铺开。

  “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工具的一个小小改良和革新,都能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发挥巨大作用。”黄强说。这些年来,他研究解决了多个货种的吊装难题,带领工作室开展工艺革新和技术创新60余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7项、国家软件著作权9项。

  

  “我们又打了一个胜仗”

  本报记者  祝佳祺

  “水位还在上升,这样下去很快就会淹没转辙机箱盒!”6月17日,广西桂林雨情再次升级,湘桂铁路全州信号车间辖内达到雨量封锁值。国铁南宁局柳州电务段全州信号车间党支部书记马良武和党员突击队队员们,闻讯而动、全力抢险。

  眼前,全州站13号道岔转辙机箱盒已被近40厘米深的积水浸泡。道岔是铁路转向设备,负责给列车更换行驶方向,转辙机一旦进水损坏,就会导致列车无法办理进出站信号。

  “不能再拖延了。”他带头拆解外部结构,紧急将重达300多斤的信号转辙机垫高27厘米。

  “13号道岔暂时安全!雨还在下,线路积水严重,我们正在加紧处置。”如注的暴雨几乎压过了马良武向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报告的声音。为彻底摸排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马良武片刻不敢耽误,立即将抢险人员分为两个小组,对积水区段信号设备逐一排查。

  突然,对讲机内传来喊话声:“1号道岔路基上的石砟和泥土因冲刷流失,电缆桩及设备基础出现不同程度坍塌,存在电缆外露风险。”

  “跟我来!”马良武带领抢险人员蹚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冲向了1号道岔。

  眼前一片狼藉,树枝等杂物散落一地。马良武一把抓起铁耙子,将受灾处信号电缆挖出,挪开电缆槽,用棉纱小心地擦掉电缆表面的黄泥,确定电缆未出现破损后,再用彩条布对坍塌部位进行防水处理,打入木桩进行防塌加固。

  雨水一个劲地往领口灌,水鞋早已灌进了泥水,但马良武从未放下手上的铁耙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马书记好样的,作为突击队的一员,我们也要加油干!”唐永文老师傅雨天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用铁铲支撑身体站起来喝了一口水后,便继续俯身掩埋电缆标。

  18日凌晨0时21分,全州站信号设备全部恢复正常。20日,湘桂线防洪Ⅲ级应急响应结束。已连续值守8天的马良武眼里布满血丝,但他仍然放心不下信号设备运行情况,在车间交班会上,要求车间职工做好值守结束前最后一轮排查。

  “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是我们的职责。”抢险期间,尽管家人就在桂林,马良武也无暇回家探望。直至抢险任务结束,马良武才跟家人通了电话,“我们又打了一个胜仗!”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1日 10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