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某营密切内部关系

发布时间:2024-12-01 09:07:16 来源: sp20241201

麦克风、架子鼓、电吉他……严冬时节,室外寒风凛冽,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某营活动室内暖意融融,营里成立的“飞鸣”乐队成员正热火朝天地排练节目。台下,一名身穿迷彩服的下士跟随音乐节拍,有节奏地挥动着两根鼓棒。

记者走到下士身旁,与他攀谈起来。下士名叫潭胜林,是“飞鸣”乐队创始成员、鼓手。这场节目,潭胜林成了替补,取代他的是新人杨子昊。记者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台上,一名上等兵正打着架子鼓,自信的脸庞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刚开始只是想帮他戒掉网瘾,让他更好更快地融入集体,没想到捡了个‘宝’。”说起杨子昊,潭胜林一脸自豪地说,“他现在不仅成了乐队主力,还收获了不少‘粉丝’!”

很难想象,台上这个充满活力的阳光大男孩,刚下连时沉默寡言、不爱交往。该营干部杨杰说,那时的杨子昊,一到休息时间就拿起手机,沉浸在游戏世界中,与战友交流不多。

“战友虽在同一个‘生活圈’,却不在同一个‘朋友圈’。这是一种特有的时代现象。”在与杨杰的交流中,记者感到,随着我军官兵分训、义务兵“一年两征两退”等制度的推行,以及送学培训、换岗轮训等因素相互作用,建立稳固感情的场景趋于碎片化,一些官兵更喜欢在以年龄、地域等划分出来的“小圈圈”中扎堆,寻求理解认同。

平时玩不到一块,战时如何能做到“全营一杆枪”?该营党委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们深入调研和讨论后,决定以“飞鸣”为主题,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先后组建“飞鸣”书吧、“飞鸣”乐队、“飞鸣”影音工作室等文化活动小组,作为融洽内部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如今,一个以“飞鸣”为品牌的群众性文化矩阵,成为全营培育强军文化、密切内部关系的新平台。

杨子昊的一举一动,被杨杰看在眼里。杨杰查阅新兵档案发现,杨子昊擅长架子鼓,经过一番筛选,安排了“飞鸣”乐队成员、同样热爱音乐的兄弟连队战士潭胜林与他结成互助对子。

受领任务后,潭胜林第一时间邀请杨子昊参加乐队活动。没想到,杨子昊一出手就是专业水准。大伙一了解才知道,小杨入伍前曾组过乐队。本来想带杨子昊“玩”的潭胜林,从那以后拜杨子昊为师,让他带自己“玩”。

“新时代的官兵,都有两把‘刷子’,就说他们这个乐队,那可是藏龙卧虎!”杨杰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介绍,“贝斯手史夏森,入伍前学的专业是艺术设计,多次为营里提供优秀的设计方案;吉他手刘津,也是篮球队主力;键盘手张健超,多次在各级组织的晚会上担任主持人……”

让杨杰颇感自豪的是,如今,“飞鸣”文化矩阵像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吸引着全营官兵。仅“飞鸣”乐队就有40多人先后加入,成为正式队员。在强军文化平台上,新时代的年轻官兵活力迸发,尽情施展才艺。

“文化沙龙”“军营音乐节”“角逐金话筒”……一大批时尚新潮的文化活动让记者眼花缭乱,真切感受到军营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些活动,都是在营连两级党组织的支持下,由“飞鸣”文化矩阵筹划推出的。

“飞鸣”文化矩阵打破了官兵之间的情感壁垒,成为该营鼓舞军心士气、促进团结友爱的新磁场。在这个新平台上,官兵之间、新老兵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紧密。越来越多官兵自觉放下手机,把时间精力从指尖上的“小圈子”转移到“战友圈”,有力增进了彼此感情。

乐队排练结束,杨子昊满身大汗地坐在架子鼓后面,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谈及过往,他沉思片刻后说出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刚下连时,我发现有的老兵年龄大,不敢接近。和我一起下连的新兵人数不多,大家接下来还要各奔东西,参加各类集训,没有办法深入交流,所以不如到游戏中找网友交流。自从加入乐队后,我才发现,老兵们其实挺容易接触的。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现在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

正是“共同爱好”这个纽带,让潭胜林与杨子昊的互助对子结得更加紧密。业余时间,杨子昊教潭胜林乐理知识;开展教育训练,潭胜林是杨子昊的老师。通过“飞鸣”乐队这个平台,杨子昊在军营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工作也越来越出色。

从“玩到一块”到“融到一起”,官兵团结一心激发练兵备战的强大动力。近年来,该营多次圆满完成重大任务,先后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以及“四铁”先进单位。(张科进 刘敏)

(责编:陈羽、刘圆圆)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