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课程体系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

发布时间:2024-12-17 08:28:34 来源: sp20241217

原标题:博士生课程体系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

   博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博士生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在校研究生已达到365.4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55.61万人,体量已达到2012年的两倍。随着博士生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为更好促进其融入国家科技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发展大局,有效提升博士生群体在学术创新与知识生产中的竞争优势,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打造特色优质的课程体系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程教学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博士生课程体系旨在拓宽并深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与研究动态,一般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补修课等类型,部分任课教师会将个人研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博士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以及提前适应学术职业相关岗位工作提供指导帮助。对于需要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博士生而言,内容适切、优质丰富的课程体系能更好满足他们知识创新和学术探索的实际需要。

   国内外高校普遍通过考试和认证来保证博士生教育的标准化水平,例如课程考核、博士生资格考试等。与此同时,部分一流高校会根据其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学科结构形成各具特色、机制灵活的课程体系,如调整课时的数量和形式要求,加强实践研究训练以及个性化辅导,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特长,尽早确定选题方向;鼓励或要求所有博士生根据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学习跨学科辅修课程,以帮助其掌握特定的理论框架和科学研究方法等。

  博士生课程体系亟待变革创新

   经历40多年发展,我国博士生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日趋完善、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然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以及博士生群体类型多样化和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与科研活动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单一学科的授课内容、研究方法与教学模式,已无法更好地帮助博士生群体应对日益复杂的知识生产和科研创新需求,也难以为各领域普遍面临的跨学科复杂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同时,随着博士生总体规模和培养类型的持续增加,对于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模式的个性化、特色化要求越来越高,能否处理好博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以及职业发展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博士生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

   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对课程质量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具体表现为课程体系与科研实际的结合度、科研方向的匹配度较低,课程内容未能及时跟进学术前沿,跨学科性不足,以及教学安排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科研需求等问题。同时,课程质量问题会导致博士生越发不重视课程学习,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课与科研存在冲突,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博士生课程体系,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构建特色鲜明的博士生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单位需要根据培养定位、学科专业特征及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构建特色鲜明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从制度设计、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满足博士生个性化的创新研究需求。

   第一,博士生课程体系的制度设计要重视学科差异,尊重不同学科人才的培养规律。博士生课程的学习需求可能因学科或学生群体而异,要提高课程修习政策弹性,通过适切精准的个性化教育实现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在开课人数、选修课比例以及跨院系选课的学分认定等方面增强制度灵活性,对于已经修过培养方案中相似或相同课程、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提供免修或课程替代方案,对于复合型知识要求较高、研究问题较为复杂的学科专业,可适当增加多学科研究方法课的比例,而对于科研实验活动较多的理工科相关专业,教学时间和课程结构应根据实践需要作出调整。

   第二,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授课内容要尊重科技创新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规律,为博士生提供涉及多学科研究范畴、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由单一学科为主转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革命性变化,博士生课程体系应及时吸纳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既要涵盖新兴科技进程下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视野与理论方法,又要立足本土实践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课程内容能适应博士生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与个性化研究专长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强博士生学术精神、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协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兼具“精深性”“前沿性”与“实践性”等特征的跨学科课程知识体系。

   第三,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其参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人才培养单位应进一步提升博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写作的密切度,鼓励教师将个人学术经验融入课程教学,在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下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博士生的专业方向、研究兴趣、论文选题和研究基础,从课程选修组合、文献推荐、知识结构等方面,给予博士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程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和创新活动之中,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博士生的科研学习需求,提升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总体效能。

   (作者:薛新龙、任龙,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