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新理念拓展美学新空间(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发布时间:2024-12-13 00:01:52 来源: sp20241213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现场。

  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之“致敬经典——中国美术馆藏美术精品展”现场。

  “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中强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

  新时代以来,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看展已成为百姓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博物馆、美术馆服务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功能凸显。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博物馆、美术馆不断提升展览陈列水平,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将艺术资源与社会公众连接起来,建构更有创新活力、更具多重价值的艺术展示和传播平台。

  构建美术展览体系

  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近年来,有关部门、美术机构等以博物馆、美术馆为阵地,以展览陈列为抓手,积极构建国家美术展览体系,建立健全美术发展生态。

  聚焦时代发展,根植人民实践,以国家级大展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创作方向。为发挥美术记录时代、沟通心灵、凝聚精神的独特优势,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美术馆举办系列主题性美术作品展览,通过展示各个时期的精品佳作,让观众深刻感悟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价值追求,实现审美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举措也带动了各地美术馆以主题性展览为时代凝心聚力的多元实践。为建设具有专业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展览展示和传播推广平台,文化和旅游部还联合地方政府于美术馆等场馆,连续举办多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用丰富手段、多样形式呈现新成果、新理念。比如,立足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创作特点和功能作用,“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从第二届开始,不再以传统的单件作品为单位进行展示,而是探索用“案例”形式从文化层面更加系统、深入阐释主题,启发学术思考。

  关注创作新现象,加强专业化建设,以展览促交流、带研究。5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4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已成为检验最新创作的盛事。主办方不断完善展览组织模式、评审方式、展陈形式,充分发挥展览导向作用。以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为例,基于当下数字艺术蓬勃发展态势,首次引入数字艺术,以推动其专业化研究和创作。“中国壁画作品展览”“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展”等展览,同样带动艺术本体研究,实现学术引领。

  扎根中国大地,开拓国际视野,以鲜明文化特色彰显文化主张。当下,多地通过举办大型的双年展、三年展推动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有的展览甚至为城市带来“溢出效应”。比如,已成为独特文化品牌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创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中国模式,成为当代世界绘画、雕塑艺术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连续举办多届的“成都双年展”,不仅为市民搭建起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桥梁,也成为提升成都美誉度的一张重要名片。广州三年展、济南国际双年展、苏州·金鸡湖双年展等,以不同视角展现各具特色的策展理念。

  让藏品“活”起来,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已实施12年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等活动,有力推动各地美术馆加大对藏品的研究与利用,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有深度的特色展览,北京画院美术馆“抹去重来六十年——钟涵艺术研究展”、湖北美术馆“记忆中的武汉——一座城市的人文图景”、浙江美术馆“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等,都是馆藏精品展出季学术推动力的生动体现。从展览内容到展览形式,各个美术馆立足自身学术定位,持续深耕,不断提升藏品利用能力,更好发挥社会效益。

  强化主题叙事能力

  美术展览是一种传播方式,其初衷是通过艺术作品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如今,展览形态已进入综合场域时代,深度构建作品与人的联系,成为博物馆、美术馆致力的方向。

  展览重在引观者“入境”,既要创造一个吸引观众走近作品的物理空间,还要给观众带来心灵滋养、引起情感共鸣。加强作品研究和展览主题叙事能力是重中之重。2021年以来,频频引发观展热潮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陆续在浙江、北京等地举办了20余场展览,同时先后前往10个国家举办特展,以成果展、特展、学术专题展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1700多件历代绘画精品背后中国艺术传统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广阔前景,充分体现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韵味、中国气派的重大标志性文化成果所承载的历史贡献、时代价值,深度呈现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突出贡献。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引发“故宫跑”,不仅仅是因为《千里江山图》《游春图》等经典之作的魅力,还在于展览饱含沉甸甸的学术价值——通过整合馆内外藏品资源,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了青绿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和美学意蕴。中华艺术宫今年推出的“美术作品中的上海”展览,则以地域视角,遴选优秀馆藏,艺术呈现上海城市发展历程和文化品格,为推动地域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表明,会讲故事的展览才能实现润物无声。

  以观众体验为本,建立综合性的共情场域是展览陈列的新探索方向。当人们走进美术馆,看到的形象、听到的声音乃至闻到的气味等都影响着其对展览的文化解读,形成“氛围空间”。因此,要构建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整体氛围、打造“沉浸式”的综合性展览,不只是视觉上的陈列,还要创造多样性的“接口”让观众主动融入。以北京画院为例,在加强对齐白石艺术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策展方式,推出一系列特色展。比如在意大利米兰,展览利用高精复制品让观众能够触摸作品,并结合交互装置增强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以中国竹帘营造出移步易景、鸟语花香般的园林空间,让体验成为观展先导,更好地让欧洲观众了解中国书画的诗意和韵味,广受好评。在图像丰富的当下,策展人愈发需要以开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重新审视展览对人的吸引力,将人的因素纳入展览策划有助于激发再传播的能量。

  深研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创造性转换展览叙事,辅以相得益彰的展览空间设计,可以更好实现“造境”。人们普遍的观赏习惯、审美偏好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让展览亲近观众的情感、调动观众参与的主动性,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是“熟中生”,即从熟悉的语境进入,再创造熟悉之外的意外。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展出的“自·牡丹亭”“自·沧浪亭”“自·长物志”系列展便是例证。3个展览从具有苏州本地文化特色的园林或昆曲等出发来营造综合情境,让观众在熟悉的情境中逐渐走向艺术作品。比如在“自·沧浪亭”中,策展人将苏州园林里四季时间的流转、移步换景的节奏、自然的声音与味道引入展厅,为观众设置了一条“不言慢行”的体验流线,这条流线用“径、澄、见、宜”四个阶段引导观众感官的延伸和情绪的流动。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要营造文化环境强化观展体验,二是要有力阐释“自”这一主题——一方面揭示中华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指向创新创造。

  创造性转换展览叙事,是在理解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和文化的再表达。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借助多元文化和技术“造境”,会为观众创造更多可能。

  提升展览传播效能

  近年来,大众的观展热情高涨,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常常一票难求,观众的审美要求也“水涨船高”。博物馆、美术馆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展传播空间、提升传播效能,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为解决艺术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供给不充分的问题,博物馆、美术馆逐渐打破边界,通过巡展、借展、联办等形式盘活内外资源,让优质美术资源为更多人所共享。像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藏品资源丰厚的大馆,近年来多次赴外地办展,让藏品与地域文化实现思想碰撞。如“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既实现了资源流动,也意在勾画出20世纪中国美术走向西部、发现西部、认识西部、表现西部的创作历程,促进西部美术的传承创新。广东省博物馆则依托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将更多的馆藏资源以展览的形式送到基层、街区以及公共空间。

  随着科技进步,美术展览形态发生变革,博物馆、美术馆纷纷依托数字媒介,有效提升展览传播力。一个重要体现是开辟线上展览阵地,并从艺术本体出发结合新技术进行数字化衍生,以丰富展览层次。从初期探索到后期深化,博物馆、美术馆不断优化“云观展”体验感。数字艺术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将更多创意融入“云展览”,能够进一步激发博物馆、美术馆活力。

  数字媒介对展览形态的塑造,还体现在展厅之内的物理空间与展厅之外的传播效应两个维度。比如长沙美术馆举办的“情&理——‘铜官感旧’古今剧场”大型沉浸式互动展览,展出近300幅书画题咏。展览在形式上另辟蹊径,从展品中提炼出“情”和“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数字生成影像等新媒体创作,设计线上线下主题游戏,融入沉浸式戏剧演出等,让观众在“情”与“理”的选择中代入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重新解读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这是一次深入的跨专业叙事转换探索,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很多观众自发分享感想,让展览实现多次传播。

  随着时代发展,观众深度体验的需求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都将促进展览形态和品质不断升级。找到“入境”的正确打开方式,方可见文化艺术“新境”,进而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2日 0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